本报记者张孙明烁冯颖祎上海报道
航运业正在上演一场甚于去年的疯狂。5月11日,面对北非航线集装箱价格的持续上涨,义乌港货运代理章华(化名)在朋友圈感叹,北非航线集装箱运价即将突破美元,简直“百年难遇”!
让章华直呼离谱的还有美东航线和中东航线的集装箱运价变化,据其介绍,中东航线一个40英寸的集装箱价格去年的峰值不超过美元,本周已突破美元,而到美东航线部分港口的集装箱价格已逼近1万美元。
航运业经济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5月5日飙升至点,达年来最高。此外,反映市场行情的“晴雨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5月7日显示,CCFI达.35,创历史最高。
运价维持高位背后,新一轮“一箱难求”局面出现。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5月5日预测指出,因需求激增导致的供应链紧绷和集装箱短缺状况,预计将持续至年第四季度。有货运代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反映,由于缺箱严重,行业出现先抢柜后定价的操作。另外,据其介绍,部分船运公司推出每个集装箱预付美元可以百分之百保证舱位的“钻石舱”,而不预订“钻石舱”的客户需要排队,“排队基本没有希望。”
运价居高不下
一位深圳货运代理向记者回忆称,自今年3月起,他明显地感受到集装箱价格的上涨,以深圳港到纽约港的集装箱为例,如今每20英寸和40英寸的集装箱价格分别涨到1.15万美元以上、1.3万美元以上。
东北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5月3日~5月9日,全球集装箱综合指数(WCI)环比上涨9.8%,达.33美元每40英尺集装箱,高出前一周美元。
前述报告指出,集装箱运力短缺,供不应求,运价不断攀升,高运价可能延续至三季度。从航线来看,上海航线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上海-洛杉矶、上海-鹿特丹、上海-纽约航线运费分别上涨了美元、美元和美元。
长期在义乌港从事中东航线、北非航线货运代理工作的章华向记者表示,4月初,中东航线40英寸的集装箱在两个星期内上涨美元,目前保持在美元以上的高位,没有停涨的迹象。
此外,他表示,仅仅一周的时间,前往北非航线的一个40英寸的集装箱价格也上涨了美元,目前在1.8万美元以上。而在去年,该航线40英寸的集装箱价格最高仅在1万美元左右。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年4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报告》指出,4月船舶租金全线上涨,运输市场持续的运力紧张状况致市场对租赁运力需求始终保持高位,多数船型租金水平保持自上年7月以来的连续上涨走势。其中,欧地航线运价加速上升,北美航线运价逐步攀升。
章华介绍,目前其公司订单爆满,为保证效率和降低风险,公司不愿意与对价格犹豫的新客户合作。而对于货值不高的客户,他甚至不建议客户订柜。
“我们提早把一些箱子抢到手让客户预订,但是价格是在装柜之前才敲定下来。现在是客户求我们订柜子。”章华说道。
港口拥堵严重
“按照我们之前的预测,5月份的运价是逐步回归理性的趋势,但是我们看到这个月的运价还是处于很高的位置,包括中国-美东航线的运价。”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所所长助理、高级市场分析师郑静文向记者表示。
郑静文进一步分析称,她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美国经济现在处于复苏阶段,货运量需求较高;另一方面,美国港口是全球拥堵最严重的地方,运力周转的效率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主要是港口码头的装卸效率比较低,以及巴拿马运河现在处于枯水期,也会导致通过效率的降低。”
关于“海运货柜滞留,费用飙涨”的情况,近日,交通运输部在中国*府网答网民留言时称,受境外疫情蔓延导致劳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美国、欧洲等地港口自年第四季度以来发生严重拥堵,如美国拥堵最严重的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目前等泊集装箱船超过30艘,85%的船舶至少需抛锚8天才能作业,集装箱货物在码头滞留时间最长2个月。
东北证券5月1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由于今年新造船订单增速放缓,集装箱运力总供给持续收缩。此外,苏伊士运河堵塞造成的后续影响,给亚欧航线带来直接冲击,致使集装箱运价不断攀升创下历史新高。亚欧航线受到冲击后,船运公司将调用其他航线船只填补短缺,从而使得其他航线运力更为紧张。
关于目前的集装箱运力情况,郑静文表示,“我们在年测算过整个集装箱市场的运力,大概过剩10%左右。现在运力短缺的情况主要是由船舶周转效率比较慢导致的。”
“自年起,特别是四季度末,缺箱的情况包括船舶拥堵的情况很严重,一方面是疫情影响之下,船员换班和对港口的工人防疫要求,导致整个港口的运营效率包括陆路运输的效率大幅降低,出现很多船舶堵在港口无法装卸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空箱运不回来,导致集装箱的短缺。”郑静文表示。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