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同为国酒,二锅头为何比茅台便宜那么多,二
TUhjnbcbe - 2022/3/31 12:53:00

我国这么多名酒,有“国酒”名号的只有两个。

一个是有国酒之名的茅台,在高端价格领域代表我国白酒的质量;另一个就是有国酒之实的二锅头,以广泛的民间认可度和知名度深受广大酒友喜爱。

除了同为高度蒸馏白酒之外,两个国酒似乎就没啥共同点了:茅台是酱香型,二锅头是清香型;茅台价格高昂且供货量少,二锅头物美价廉且随处可买到;茅台是买给别人喝自己不喝,二锅头是自己喝别人不喝。

这二者最大的差别是:没人怀疑茅台不是粮食酒,但一直有人质疑二锅头是酒精酒。

二锅头为啥一直被质疑呢?

这是因为大部分酒友单单通过价格定质量。

茅台为什么贵?这是因为酱香型白酒的工艺周期长、酿造流程更为复杂,且出酒率低产能低,物以稀为贵。

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酒曲和高粱比例一比一,出酒率低,均五斤高粱才出一斤酒;取得的轮次酒三年储存才可以勾调,勾调至少半年才可出厂。也就是说,茅台基本都是五年以上的酒,能不贵吗?

二锅头则属于清香型,采用“混蒸混烧”的酿造工艺,原料和酒醅混合在一起同时蒸料和蒸酒,省时省工、能源消耗小,生产周期一般在30-50天,一般只需蒸馏2-3次,出酒率也比酱香型高多了。

从时间成本来说,二锅头比茅台的成本低了不是一点半点,但并不意味着二锅头就不是粮食酒。试想,同样一盘土豆丝,五星酒店和沙县小吃炒的,价格能一样吗?但价格并不能说明沙县小吃的是假“土豆丝”。

我国十二大香型白酒之中,清香型比浓香、酱香都要省事省力省成本,出酒率还高,这也是为什么在70年代之前清香型白酒一直是我国酒行业的主力*。

其实单从成品价格来判断质量很片面;各种酒原料、工艺都不一样,价格不具有可比性;同一香型之间还可以通过单价对比,但不同香型并不适应这个规则。

90年代之前的酒,基本都是粮食酒,闻一口粮香扑鼻,身心俱醉。

不像现在这些“新工艺白酒”打开一闻一大股酒精气味。但今天的新工艺白酒却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白酒市场,很多人甚至一直在喝酒精酒却不自知,偶尔喝到粮食酒还以为是假酒,岂不悲哀。

新工艺白酒之所以盛行,一方面是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成品率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粮食酒耗时、耗粮、费力,还出酒率低。两相权衡,当然生产酒精酒更为划算。

不是粮食酒的工艺失传了,也不是现在没有粮食酒了,而是生产的商家被利益蒙蔽了头脑。

很多知名的大酒厂在盲目扩大规模、增大铺货量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自身产能不足而从周边小酒厂甚至是外地酒厂购买基酒,再勾兑成自己的产品,这类行为,和欺骗何异?

小酒厂也乐意把自己的基酒出售,既方便又稳定,何必要辛苦去研发产品呢?其实它们没有意识到,只靠出产基酒无异于出卖劳动力的低端体力活,你辛辛苦苦种了一亩玉米,直接卖给收购方,别人一转手包装成玉米汁、爆米花,价值翻了几个倍。

现在二锅头也算做大做强了,收购基酒这种事肯定也是少不了的。基酒中是否混杂了新工艺生产的酒精酒我们不能论断,但其主要的明星产品肯定是粮食酒无疑。

点击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为国酒,二锅头为何比茅台便宜那么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