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专家观点亚马逊ldquo飞轮rdq
TUhjnbcbe - 2021/11/9 19:11:00

编者按:

亚马逊(Amazon)是全球最早开始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成立于年,总部位于西雅图。亚马逊从初期的在线图书零售商逐渐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服务提供商,其产品和服务已超越网络零售范畴。年伊始,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股市爆跌,但亚马逊股价大涨30%,属于美国企业中为数不多的“逆行者”。年世界强企业位列第13,年全球个最具价值品牌中位列榜首。为更好了解这位巨兽,发展研究中心对其发展现状,以及物流体系做了梳理分析,供参阅。

亚马逊直到年才实现第一次季度盈利,不是它没有盈利能力,而是它主动选择不盈利,把利润全部用来扩张业务。亚马逊致力于打造遍布全球的现代物流体系,通过持续的资本支出,不仅在运输和仓储等方面有深入布局,在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上也位于行业前列。年亚马逊科研投入为亿美元(约2亿人民币),占总营收的12.8%,研发资金远超谷歌、微软以及苹果,是中国研发投入最高企业华为的近2倍。回顾亚马逊20多年来关键领域的决策,以及让业务齿轮不断咬合的逻辑,对于今天的成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发展现状

受益于云服务、电商、广告、健康医疗等新兴业务增长,亚马逊凭借其多元化的业务,不断打破自身边界,成为华尔街最看好的公司。其成长经历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年):全品类扩张,打造全球高效供应链。第二阶段(-年):全力打造“飞轮计划”,由线上零售向科技公司转型。第三阶段(年至今):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开启新零售模式。截止财年(1月-12月),亚马逊在全球有办公区、实体店、订单中心、数据中心等共3.33亿平方英尺,其中租赁面积占比高达95%。财年,亚马逊净销售额.22亿美元,同比上涨20%;净利润为.88亿美元,同比上涨15%。截至年6月30日,亚马逊市值为1.38万亿美元,超过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顺丰、中通、韵达的市值总和。

亚马逊将运营分为三大板块:北美,国际,以及AWS服务(全球)。亚马逊是同心多元化综合服务商,业务类型非常丰富,每项细分业务都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市场主导能力,业务主要有5类:线上零售平台、线下实体店、FBA第三方卖家服务、订阅服务、云服务AWS。其中,在线商店业务正逐年缩水,而AWS呈良好增长态势。

二、亚马逊飞轮

推动亚马逊成为全球最伟大企业的核心是Prime(亚马逊会员服务)、Marketplace(第三方卖家)和AWS(亚马逊云服务)。Prime会员是亚马逊底层飞轮,吸引并带动第三方卖家及AWS云服务的发展。Prime会员制度是一种构建在长期价值和顾客至上经营哲学上的商业模式,它摈弃了常规的企业财务制度约束与唾手可得的利润,换来的是高度忠诚的会员和无止境的业务扩张。亚马逊飞轮效应的运行机制是:物超所值的Prime会员服务不断扩大买家基数,同时吸引更多第三方卖家入驻,商品品类得到进一步丰富,从而吸引更多会员。当三项业务都转动起来时,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良性循环,这是亚马逊的飞轮,也是亚马逊的护城河。

三、亚马逊物流供应链体系

客户体验在飞轮中起着加速和放大的作用,好的体验能加速成长,反之则加速失败。而物流供应链能力是提升客户体验的关键基础。连年登上Gartner供应链大师级榜单的亚马逊拥有全球最高效的供应链网络,订单履行成本占总营收的比例近几年维持在14%-15%之间。自建物流可有效提升电商服务质量,提高产品寄递过程可控性,提高与第三方物流议价能力,并在形成规模效应后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随着时间推移,亚马逊很可能将物流服务提供给第三方来提升利润率。亚马逊对物流的强大整合能力主要基于:全球仓储网络,多种配送模式,以及前沿科技。

(一)覆盖全球的仓储网络

全球布局:通过前期大量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亚马逊在全球逐渐形成一张高效服务网络。截至年6月,亚马逊在全球拥有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包含分拣、订单履行、配送中心等)共处。其中,位于美国的有处,位于英国的有97处,位于德国的有49处,位于印度的有处(包括个末端配送站)。为确保所有客户能够享受到高效寄递体验,所有配送中心毗邻人口聚集的大都市或交通枢纽,即使人口稀疏的地区,亚马逊也会布局规模较小的服务网点。

FBA(FulfillmentbyAmazon)是亚马逊为第三方卖家提供的仓配服务。卖家可借助亚马逊的全球物流网络完成交付,在有效节省成本的同时保证寄递服务质量。FBA包含拣货、包装、贴标、终端配送以及退换货等,此服务可保证订单履行效率,提升配送速度,保障Prime会员权益,增加客户黏性。

(二)综合配送能力

在运输与配送环节,亚马逊最初实行第三方物流合同制。随着业务量爆发式增长,合同物流暴露出缺乏可控性、灵活性等弊端。物流服务是产品质量的一部分,在年经历灾难性的大量包裹延误后,亚马逊加速建立自有物流团队,逐渐减少对快递企业的依赖。据统计,年亚马逊美国境内包裹量高达45亿件,其中通过自建物流网络交付的包裹23亿件,占美国电商亿件包裹配送量的22%,这个数字让亚马逊成为美国第四大快递公司。目前,亚马逊有飞机44架(另外6架在筹备中),在全美20多个机场枢纽有物流基础设施。辛辛那提/北肯塔基国际机场的自用航空货运中心正在建设中,预计年投入使用。

亚马逊的末端配送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一是外包给美国邮*、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等企业,这是亚马逊最早使用的模式。近年来,亚马逊逐渐收回配送业务。美国邮*曾是亚马逊包裹的主要承运商,但业务量相比年缩减了一半。不仅如此,亚马逊与联邦快递也终止了陆运合同。

二是快递服务合作伙伴模式(DeliveryServicePartners),这是以众包模式搭建的末端配送网络,投资者需要通过亚马逊的审核就可成为亚马逊的专属快递伙伴。目前,该项目能够服务亚马逊一半的订单。截止年底,亚马逊已签约超过家快递服务合作伙伴,这些承包商在全美雇佣司机约7.5万名。该项目的运行方式同联邦、UPS等快递服务相同:客户下单成功后,包裹将根据区域被发送到美国境内不同的亚马逊配送站,司机取货后,将直接为客户送货。与联邦、UPS等快递服务不同的是,快递服务伙伴只能为亚马逊提供配送服务。

三是智能化的新型配送模式,如AmazonFlex,有空闲时间的司机以“零工”模式参与配送,解决快递业高峰时期运力不足、低谷时段工薪负担重的双重矛盾;智能包裹柜,解决客户不在家无法交付等情况[1];亚马逊钥匙,投递人员可在客户外出情况下将包裹放入室内,客户端通过App实时获取信息,进行视频监控;以及无人机配送等。

(三)仓储自动化及大数据智慧物流

拥有遍布全球的仓储、配送网络以及先进自动化设备,还不足以达到世界顶尖物流运营水平,大数据智慧物流运营系统才是背后的支撑力量。亚马逊在业内率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进行仓储物流管理,将全球所有仓库紧密相连,实现快速响应的同时确保精细化运营,此运营系统具备强大数据运算和分析能力,兼容性高,灵活对接能力强。大数据智能物流应用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精准预测。亚马逊收集用户历史记录,运用数据构建模型,精准预测产品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点的未来需求。从配货规划、运力调配以及末端配送等环节提前做好准备,有效平衡订单运营能力。

二是提高分拣效率。通过运营中心后台强大数据算法,每名物流作业人员时刻处于最佳拣货路径,极大提高分拣效率,避免重复作业。

三是优化商品储存。亚马逊创造性运用随机储存,而不是固定位置存储模式,有效提高了仓库利用率和搬运分拣效率。随机储存看似杂乱,实则有序,规则是利用大数据实现随机上架、见缝插针。

四、亚马逊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发

(一)邮*快递企业要找到自身发展的飞轮。亚马逊是同心多元化的综合服务供应商,其核心竞争力是“飞轮效应”。我国邮*快递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面临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选择,但应先了解自身核心竞争力与立足点,找到自己的底层飞轮之后,再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观点亚马逊ldquo飞轮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