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物流体系与市值结构
货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错配分别派生出仓储和运输需求,物流供给则呈现垄断(基础设施)和竞争(运输服务)二元特征。人口分布、经济结构、地理特征和*策约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四个关键变量。分析市值结构,海外物流业头部化态势显著,快递是最好的子赛道;而中国物流业经历了一轮快速的资本化,物流已是交运第一大子行业。1.1交通运输与物流体系物流源于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错配,分别派生出仓储需求和运输需求,即物流需求属于间接需求而非直接需求。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共同生成物流供给,带来自然垄断和市场竞争的二元结构。将物流业划分为操作层、产品层、产品集成商、合同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五层,标准化程度依次下降。1)交通运输体系根据运输需求(客运/货运)、运输方式(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和运输功能(承运人/代理人/基础设施)将交通运输行业划分为十二个象限。A股研究团队通常根据运输方式分工,便于产业链跟踪。但即使相同运输方式,承运人、代理人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逻辑差异显著;而相同运输功能企业,其投资逻辑却有类似之处。物流业可视为交通运输图谱中的货运部分。根据《物流术语:》,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包括运输、储存、装卸等功能。根据业态复杂度,将物流业划分为五个层级:操作层、产品层、产品集成、合同物流和供应链服务。自下而上,物流业态标准化程度依次下降,定制化程度依次提升。客户关系方面,划分为对外直销、对外经销(代理人)和对内自营。 2)需求派生性与供给两重性物流需求源于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错配,前者依赖于运输,后者依赖于仓储。因此,物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以货物运输为例,意义在于实现目的地增值,而非运输过程本身。货物运输和仓储作为全社会的成本项,带来生产的专业分工与规模经济,提升经济效率。物流供给则具有“两重性”:运输工具(如车辆)是可移动的,基础设施(如公路)则是固定的。基础设施高沉没成本、长生命周期、规模经济使其具备自然垄断特征;而运输工具低进入门槛、短生命周期、低沉没成本等特征,则加剧市场竞争。基础设施的更新往往源于技术进步,而运输工具更新往往源于自身损坏。因此,大部分国家对基础设施实行管制,对运输工具实行自然竞争。实际上,上述结论不仅适用于物流(货运),也适用于客运。1.2市值结构:海外“头部化”与A股“资本化”从全球来看,美洲大陆、欧洲大陆和中国大陆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良好、*策稳定),日本(国土面积较小)也可参考。海外物流业市值头部化显著,快递是最好的子赛道;中国物流业经历了一轮快速的资本化,物流已是交运第一大子行业。1)海外物流行业:市值分布的“头部效应”梳理了全球主要交易所家上市物流企业,基本涵盖了全球最优秀的物流企业,从中发现:上述企业总市值约3.76万亿人民币,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国、德国和日本;市值头部效应非常显著,市值超过亿的7家企业(UPS、DPDHL、FDX、SF、DSV、ZTO、OLD)总市值为1.91万亿(占物流业的50.8%),包括五家快递、一家综合物流和一家零担企业(注:选择疫情发酵前的/01/20作为数据基准日)。2)中国物流行业:优质企业开启“资本化”复盘了A股交运行业的市值结构。年以前,物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