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院校,六级没过,
是否就意味着毫无希望?
人生是在和自己比较,
努力做到当下的最好。
基本情况学校:双非
专业:工商管理
成绩:前五学期4/74;前六学期4/74
英语水平:四级;六级:未通过
竞赛奖项:1个省奖
奖学金:甲等奖学金,国励志
荣誉:校级三学生
论文:一篇实证研究论文
入营:湘潭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没参加)
预推免:中南财经*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公司管理),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
拟录取: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待录取: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法大学公司管理方向合格营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未通过:北京工商大学,长安大学
最终去向: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
保研经验
总体来讲比较坎坷,我夏令营投了10多所,但除了本校都没通过,本校也嫌弃我六级没过,虽然允许我参加夏令营但不是正式营员身份。想参加南京邮电大学夏令营,但是没入营资格,后面我问招生办的老师,给我的答复就是:四六级分数太低了,如果有别的学生在这一方面更好的话,那肯定是优先考虑他们。所以,如果有想通过夏令营去更好学校的同学,六级一定要考高分,不要像我一样。
预推免我投了大概50所的样子。这可能是因为预推免看重院校背景以及今年保研形势难的原因吧。正因为在预推免环节院校背景很重要,所以对于一些想要去院校的非双一流高校的同学来讲,提高自己的排名、英语成绩以及增加科研竞赛论文经历就很重要了。
成绩方面:我是大一就决定要保研的。我想读研,但是又不想考研,因为我不想再经历一次高考那样的生活,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开始了解保研。听学长姐讲,想要得到保研名额主要是看成绩,所以我从大一到大三注重的都是提高自己的平均分。
英语方面:我们学校是统一组织大一学生过四六级,还给每个班配了一名英语辅导员组织英语学习和考试。但是,我大一傻傻的,不知道四六级对保研的重要性,所以四级考了低分六级没过。我本以为大一没过六级以后那么多次考试机会还过不了吗?所有当时除了有点失落之外,也不是很在乎。以至于后面每次考试我都用实际行动证明确实过不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早早抓住机会把六级考的越高越好,就算考了几次没过也不要灰心,再认真准备准备。
科研竞赛论文:通过保研之家辅导,有论文和科研经历;大三下参加了一项竞赛获省级二等奖。我是大三才意识到这三方面的重要性的,之前的重点一直放在提高专业成绩和学生工作上面,所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反正,挺后悔没从大一开始准备竞赛。
保研复习:今年寒假突发疫情,打乱了我一年的学习计划,所以二三月份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心思学习,只想快点返校,这就耽误了我两个月的学习时间。四月份我才渐渐进入学习状态,主要是学大三下的网课,但还没有着手复习专业知识。因为我比较喜欢用纸质书学习,所以虽然我有电子版的管理学复习资料,但我也不想看。而我这个人性格又比较随意,既然自己不想看,那我也不会逼自己,所以只有五月份拿到了学校寄来的教材之后,我才正儿八经地开始这一年的学习。我首先把罗宾斯的《管理学》看了一遍,再看了《市场营销学》、《战略管理》,学了一点数学。虽然看了这些书,但是我没背,所以根本没记住。到了七月份的时候,我想考雅思,也准备了20多天,但是后面发现我报的城市不设考点,也就没考了。所以整整大半年时间我的学习收益甚微,认真学习的时间根本没几天。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八月份才逐渐好转。八月份我要准备期末考试,如果这次考试我没考好,那么我就会被后面的同学反超,处境也将变得岌岌可危。按我们专业历年的保研率来算,今年应该有五个名额,今年却多了这个班的影响,所以如果我成绩退了,那么我有很大的概率保不了研。有了这个动力,八月份我就开始认真复习准备期末,找回了原来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开学考完期末考试后,我一边投学校,一边复习专业课、准备英语。专业课的复习我就是背罗宾斯《管理学》这一本书,知识点反复背诵直到自己可以叙述出来。其他专业教材我没看,毕竟已经到九月了,还是要抓重点复习。英语问题我是背了几篇保研之家给的资料,重点背了自我介绍、研究生规划、为什么选择某某学校、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等等我认为重要的问题。我背书的速度也很慢,到了9月30号,《管理学》我才背到12章。那个时候我已经拿到上海大学拟录取了,暂时也没其他学校的面试,我的保研之旅应该算是结束了。但我觉得做事还是要有始有终,所以我就利用国庆把剩下的章节背完了。
材料准备:五月底收到了从学校寄来的书和证书,我就开始准备材料了。因为我的证书什么的比较少,所以准备起来也不麻烦,除了证书之外,还准备了简历、个人陈述和推荐信等等。准备好材料之后就是投学校了,因为我投的学校比较多,所以整理归纳就很重要了。我会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