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物流连载吴菁芃供应链与技术供应链流程
TUhjnbcbe - 2020/12/20 1:09:00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对我国供应链创新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年,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未来供应链创新的基本方向,是从传统供应链到智慧供应链,不再是某一个环节或实现单一功能,而是从多功能服务到场景化服务,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消费需求。在上周菁芃与各位读者讨论了关于供应链中基本原则、核心流程和战略对策有着共同的联系,即每一项都取决于其能否获得准确且及时的信息,这些信息应该易于获得,并能够在企业内外部实现无缝流通,以确保供应链管理者能够根据所需情报做出适当决策。技术是信息流动的渠道,因此也是整合供应链的一个基本要素。本周我们将重点介绍供应链创新流程中所涉及的技术与应用,包括数字技术、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一、供应链信息创新概述其实在一个经过精心设计且各部分有序连接的供应链信息系统中,每个企业都有权限访问公共数据池。这样可以提高决策的一致性,而且企业会基于现实情况而不是预测和主观观点采取行动。例如,整合供应链信息系统可以捕获销售点(POS)数据并将其分发给零售商、制造商以及组件供应商。这些真实的需求信息有助于企业做出有关商店补给、配送中心重新订购、生产计划以及物料需求的有效决策。由于这种基于真实信息的供应链不受零散预测和相关预测误差的影响,因此牛鞭效应也被最小化了。捕获实时信息并将其传送给供应链决策者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认可。各大企业正在积极地投资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增强客户体验并获得客户支持。一项针对供应链技术用户的研究发现,60%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增加对供应链技术的投资。这些潜在的技术购买者会优先考虑其企业应用程序支持的订单交付解决方案。总体而言,技术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并能帮助企业优化物流和分销业务。正是由于供应链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是企业需要进行快速信息传播和技术投资的基础。随着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定制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全渠道供应链的选项出现以及响应速度越来越快,管理者必须适时调整供应链信息系统。为此,各企业正在向更复杂的工具迈进,以管理复杂的供应链流程,实现供应链的可见性以及供应链流程的同步。要将供应链信息系统对企业成功的贡献最大化,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技术战略,并积极投资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的工具。本章对供应链的信息需求、信息的价值和相应的挑战进行介绍,对技术以及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影响元素进行讨论,对主要的供应链软件工具以及支持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并讨论了推动供应链信息系统发展的未来问题、新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有效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和软件对于企业创建响应策略、同步计划并高效地执行流程以满足客户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二、供应链创新与信息技术发展技术对提高供应链绩效和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作用。然而,技术只会促进供应链的成功,并不能保证其成功。供应链管理者必须谨慎地评估其技术选择,并对采用新工具或更新工具时存在的潜在挑战和陷阱有所了解。一个最根本的挑战是管理者存在着一个不现实的期望,即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管理者必须明白,技术是辅助工具,而不是灵丹妙药。如果企业缺乏训练有素的人才、流程设计不当或数据不正确,技术也无能为力。这些问题必须在使用技术之前就得到妥善解决。此外,要使技术发挥最大效用,企业不仅要在外部客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而且要在供应链的内部成员(包括仓储、运输和销售等部门)之间形成明确的、共同的企业愿景和经营理念。此外,只有当供应链管理技术能够支持供应链参与者的紧密协作并提供关键业务的可见性时,其才是有效的。另一个挑战是企业内外部对供应链技术的使用并不一致。根据阿伯丁集团的一项研究,有大型公司报告说其国际供应链的自动化程度仅为国内供应链自动化程度的50%。总体而言,只有6%的公司报告说其拥有高度自动化的端到端和跨功能流程。为了充分利用技术的力量,企业应该使用一套统一的供应链软件来创建稳定的企业平台,确保数据可以在管理人员之间实现有效流通,以帮助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做出明智的决策。虽然企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进行改进,但是基于信息层的系统整合仍然是许多企业发展的绊脚石。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首席信息官认为,与客户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客户方面也存在一些整合挑战,从而限制了技术的影响。高德纳的一项研究表明,对客户方而言,供应链网络的复杂性和在整个供应链中实现可见性的困难是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实施误差是信息技术的另一个挑战。如果企业不能以分阶段、合乎逻辑的方式采用新技术来制订、变更管理计划,则会增加实施延迟、连接中断和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还有一些企业并没有为引入新技术做好人才方面的准备,人员培训不足可能会导致企业不能完全掌握该技术,因为员工没有完全了解该技术的全部功能。此外,有一些企业没有为技术的引入和实施提供足够的预算。如果不加以解决,这些挑战将使企业无法达到其在购买供应链技术时想要实现的投资回报率。在CSCMP研究小组之前做过的一项调查中,被调查对象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阻碍。下图列出了一些可能会降低投资回报率的影响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企业在技术上的巨额支出所产生的效果将非常有限。不过这些挑战并非无法克服。许多企业已经成功地采用和实施了相关的供应链技术,以控制成本并提高可见性和服务水平。关键是要将引进技术视为改进业务的手段,而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技术项目。供应链管理者必须在新技术工具的规划、实施和评估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将全部责任和控制权下放给信息技术人员、软件供应商或外部顾问。三、供应链创新信息技术框架分析克服技术挑战可以通过有目的地将其纳入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框架来完成。当有意将技术、人员和流程整合在一起时,可以避免许多阻碍供应链活动的监督问题。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可以使他们掌握使用重要软件的技能,从而企业可以利用新技术工具来更新流程。整合技术、人员和流程有利于更平稳地引入技术,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卓越供应链模型为信息技术框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除了训练有素的人员、强大的流程以及各种技术外,信息技术框架还包含关键技术要求和差异化能力。下图中完整地将上述元素整合成了一个具有逻辑性的信息技术框架,供供应链管理者使用。软件和其他供应链技术组件本身无法为供应链管理者提供可用知识。如有可能,可以使用自动捕获工具来收集数据,并在整个供应链中进行信息同步。标准化、完整、准确且一致的数据有助于管理人员成功地规划和执行基础设施。基于计算机的计分卡、计分板可以使企业能够实时监控和分析供应链的性能。该技术将提醒管理者注意异常情况,有时也会对流程改进提出建议。最后,需要供应链专家从供应链技术中收集知识,以支持整个供应链运营(包括规则、采购、生产、交付和退货)的计划和决策。在奠定了基础并满足关键要求之后,供应链参与者需要整合流程并改善信息系统的连通性,建立差异化能力。由供应链软件工具组成的计划和执行基础框架可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优化能力和系统连通性。可见性工具有助于重要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及时流通,使供应链管理者的策略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规划、协作和决策。异常情况管理功能可利用可见性快速检测问题,警告受影响的企业并触发纠正措施。自动化决策是差异化能力的巅峰表现,其通过异常情况管理功能和预先建立的规则评估事件、做出潜在响应并推荐解决方案。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框架的基础要素、关键要求和差异化能力必须以合乎逻辑和顺序的方式进行发展。整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富有耐心,因为要实现显著的收益,需要提前花费大量时间来整合系统、同步数据以及将跨链协作制度化。对于那些肯将时间和资源投入一个具有凝聚力的信息技术框架中(将当今生成的大量供应链数据转化为可用情报)的人来说,回报将是巨大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物流连载吴菁芃供应链与技术供应链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