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美丽的狮子洋畔,一批装载着电子元器件的航空箱在“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下称“空港中心”)缓缓起吊,标志着空港中心进口通道正式开通。该批货物从马来西亚搭乘航班运至香港国际机场,随后由专用船舶运抵东莞港驳船码头。本次进口通道的开通,进一步深化了莞港两地规则机制衔接,在空港中心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介绍,在香港机场管理局、香港海关、黄埔海关等各方支持下,东莞港务集团与亚洲空运货站(AAT)积极优化、磨合业务流程,在不改变贸易条款的情况下,创新作业模式,推动实现香港机场进口通道延伸到东莞的进口业务模式。3月20日,双方完成了首次转运数据流测试。4月12日,完成首票“HKG一码通”进口实货测试。终于在4月18日进口通道正式打通,标志着空港中心进口业务实现“全球认+一码通”的双突破,开启了进口业务的新局面,有效助力空港中心上量发展。
“为推动空港中心进出口双向平衡、拓展进口业务量,黄埔海关优化监管方案,创新空港中心验放进口模式,允许进口航空货物以‘机坪直提’方式调拨进入空港中心,完成拆板、理货后再办理报关手续,同时契合国际贸易订立条款惯例,支持航空提单目的地港填写HKG(香港)或ZTI(东莞)。”黄埔海关所属沙田海关保税物流监管科副科长何玉华表示。
进口通道的开通受到相关企业的欢迎。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上市的供应链公司,企业副董事长陈伟民表示,作为中国供应链和物流行业的领先企业,怡亚通将借助空港中心进口通道,全力推动将东莞港打造成为高端电子元器件贸易及物流集散基地,预计年进口额不低于20亿元。
为全力推动空港中心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本次活动中,东莞港务集团与拼多多、怡亚通等大平台、进口业务、航司和货代企业代表就进一步深化空港中心项目合作签订协议。
4月18日当日也是空港中心正式封关运行一周年。个日日夜夜,空港中心全面提质提速——全年进出口货值突破38亿元,总货运量达.9吨,已有家企业通过空港中心开展进出口业务,进出口商品种类扩展到种。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以来,项目驶入快车道,一季度完成进出口航次,货值19.7亿元,超过年全年货值,其中3月单月货值突破10亿元。
作为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空港中心实现两地规则机制的“软衔接”和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是“一国两制”下粤港两地创新合作的生动实践。封关运行一年以来,项目获港航物流业TOP30创新案例、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首批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制度创新案例、年全国海关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典型案例等荣誉。
来源:东莞+
编辑:方良腾
审读:乔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