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初夏,暖翠浮岚,绿意无限。八百里沂蒙大地上,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回眸坚毅迈过的年,临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步伐坚定,发展势头向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交出一份格外亮眼的成绩单。
五年来,特别是年以来,随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获批,临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弘扬沂蒙精神,强化推进措施,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目标逐步推进、实现。
临沂在抢抓机遇中因势而谋,在爬坡过坎中蓄势而进,在攻坚转型中乘势而上,全市经济呈现结构优化、质效提升、后劲增强、活力迸发的新局面。
聚焦三农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明月竹间照,清泉石上流”,3月8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第一小组分组审议现场,用这样一句诗来形容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的幽美。在三月的春风中,新竹茁发、溪流沁绿的竹泉村美景,早已被游人们摄入相机,放到了心上。
然而在年之前,竹泉村只是一个杂草丛生、庭院破陋的贫困村。它的蜕变,源于走上了旅游扶贫、综合开发的路子,打造了一个自然风光与古村落结合的旅游景区。10多年过去了,竹泉村踏着“竹泉模式”的步子,成为年接待游客万人次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竹泉村村民由年的人均年收入不足元,增长到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竹泉村也被称为“最美乡村·齐鲁样板”乡村振兴的典范。
从旅游扶贫到产业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等,临沂市年以来先后建设产业项目个、扶贫车间个,带动贫困群众48.9万人次增收;全市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提高到年的元;贫困发生率由年底的4.85%到年底基本“归零”。
怎么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立足农业资源丰富、物流条件便利、与长三角商务交流密切等优势,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的决策部署,努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
年12月7日,临沂市在上海市举行了以“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针对上海市民、大宗农产品批发商、经销商和专业采购商进行产销对接,持续扩大“产自临沂”品牌影响力,全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米袋子”等直供基地。
当天下午,“未来引力”山东临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走进长三角——尹家峪田园综合体品牌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尹家峪以“未来田园”为核心,将高科技融入田园生活,走出了田园综合体旅游的差异化之路,在全国田园综合体建设中“C位”出道。“创建一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落位数十个农旅项目,吸引数百万游客,构建数万亩农业产业基地。”临沂城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东春这样介绍项目。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临沂市坚持品牌强农、质量兴农,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方向,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壮大乡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按照基地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智慧化、产品品牌化“五化”要求,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径。
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制定《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以行政村为耕地保护网格单元,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今年继续实施45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项目。探索开展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保险由财政全额承担试点,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按照“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思路,培育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省级以上田园综合体5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个,“三品一标”有效用标产品个。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重点打造高端食品研发生产等六大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家,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县3个、示范企业42个。持续提升“产自临沂”品牌影响力,擦亮“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靓丽名片。目前,苍山大蒜、蒙阴蜜桃等入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全市培育价值过10亿元的区域品牌11个、企业产品品牌7个。
沂蒙优质农产品走进长三角,是临沂市乡村振兴、主动对接长三角的关键第一步;吸引长三角游客到临沂,是关键的第二步。从年底,临沂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聚焦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商贸物流发展活力
经过40多年的培育发展,临沂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市场集群、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现有专业批发市场处,拥有国内物流配载线路多条,物流价格比全国平均低30%,被评为“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
近年来,临沂抢抓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等重大政策机遇,围绕“商、仓、流”三个重点环节,拉长、建强商贸物流产业链,提升业态发展水平,建设仓储配送智联、线上线下融合、内贸外贸联动、创新创业活跃的新商城,扎实推进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巩固“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的地位和优势,全力打造“一带一路”东方商都。
保鲜蔬菜如何实现最短时间通关出口?在临沂海关,通关“零延时”“零等待”,检验检疫证书拟稿、缮制、签发三个流程“无缝衔接”,以及“24小时预约通关”、周末节假日业务值班、“急事急办”等创新机制的保障运行,让保鲜蔬菜乘上“顺风车”,以最快速度顺利通关。
年,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临沂海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机制,多措并举助力出口逆势回暖。就在这一年,临沂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9.9%,增幅列全省第二;同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累计完成出口.3亿元,年均增长.7%;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9.2亿元。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临沂的高质量发展,靠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靠扩大开放厚植发展优势,从而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5年来,尤其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临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无差别全领域“一窗受理”,实行关联业务“一链办理”,企业群众办事申请材料、办理环节、服务时限、跑动次数分别压缩48%、63%、65%和74%,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县级实施。
5年来,临沂积极融入国家、省开放战略,深入实施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双向开放,一方面加强了临沂综合保税区与临沂商城、临沂启阳机场、鲁南高铁物流园的对接协作和互动发展,另一方面用好开放政策,在落实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上大胆开拓,先行一步。
“各位来看看,这款衣服今天有件,颜色有粉色、白色……”在临沂电商带货主播徐小米的直播间里,货品大多是来自临沂商城的各类商品。年,直播电商迎来高光时刻,徐小米也成了快手红人。当年11月2日,她用9小时完成超过一亿元的销售额。“年以来,我们直播的日销量稳定在10万单以上。”徐小米团队负责人宋健介绍,临沂是全国乃至国际货品集散地,物流业发达,做直播有天然优势。
开放倒逼改革,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
年,临沂直播电商带货量排名稳居全国前三。直播电商为临沂商贸物流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临沂乘势而上,将临沂商城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一体布局“商、仓、流”,加快中国市场名城向“一带一路”东方商都迈进。目前,临沂创新打造的顺和直播电商科技产业园、临谷电商科技创新孵化园、云智谷供应链直播小镇等已形成规模,临沂商城年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今年1-4月,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额.4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物流总额.02亿元,同比增长74.7%;实现网络零售额.66亿元,同比增长44%。
聚焦重点发劲加力全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3月25日,在临沂临港高端不锈钢与先进特钢基地中,玫德集团三期工程20万吨高性能流体输送配件10万吨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建设工人各司其职忙中有序。“这个项目是按照‘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国际最新智能化设计,将打造成工业4.0现代化工厂。”玫德集团相关负责人邱溆峰介绍。
在建设现场的另一边,玫德集团在临港区的一、二期工程——万吨铸造新材料和10万吨高性能流体输送配件项目,早在年就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达效,工期历时仅天。年,该集团共生产高端铸造新材料95万吨和高性能流体输送配件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
不仅仅是玫德集团,临港精品钢基地一期万吨产能落地开工,钢投不锈钢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年2月10日,临沂临港高端不锈钢与先进特钢基地建设项目被省政府列为全省2号重大建设项目。临沂市委、市政府抢抓山东钢铁产能布局重大调整机遇,将临沂临港高端不锈钢与先进特钢基地建设项目作为临沂市龙头工程,列入年度市级“打擂攻坚”计划。
“一系列重大钢铁项目的相继落地、投产,使基地实现了从铁到钢的提升,在原料、冶炼、深加工、钢制品这一全产业链中,发挥了最专业的强链补链作用。”临沂临港区精品钢工业园区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晓义说,千亿级精钢集群正在临沂临港区蓄势崛起。
这是临沂发力动能转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谋先事则昌。临沂编制了《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及“十优”产业专项规划,出台配套措施40多个,基本形成支撑动能转换的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在全市上下形成“一盘棋”抓动能转换的新格局。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必须坚决淘汰旧动能,持续壮大新动能。临沂咬紧牙关,持续推进“四上四压”,出台钢铁、焦化、建陶等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倒逼落后产能市场出清。三年来,全市共清理“散乱污”企业1.3万余家,关停化工企业家,压减焦化产能70万吨、板材产能万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压减万吨。同时,实施“十优”产业倍增和“名企培植”两个计划,培育壮大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其中,临沂经开区工程机械、沂水地质文化旅游等4个产业集群纳入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深入,临沂大力实施产业赋能提升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一根原木从进场到加工成板材只需90分钟,记者在山东旭美尚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立方米定向结构板OSB项目现场看到,整个过程节能高效。作为中国最大的板材生产和交易基地,临沂市兰山区坚持创新引领,采用“龙头带动、中等抱团、小微众创”的形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速度,为全国木业产业转型蹚出了新路子。
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临沂市突出“数字化引领、智能化改造、链条化延伸、融合化发展”导向,加快构建新动能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全国革命老区中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临沂高新区紧紧围绕建设“高新科技城”目标,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地位,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龙湖软件园作为高新区创新发展和孵化载体的窗口,将继续做好数字经济产业孵化,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链,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为全市乃至全省数字产业发展作出贡献。”山东龙湖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张军表示。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现代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新高地”总体工作思路,聚焦主责主业,助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提升。年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兴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同比分别增长20.1%、14.4%、9.6%;成为临沂市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十四五”期间,临沂将继续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打造“东钢、西木、南智、北食、中新兴”的重点产业格局,构建新动能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本文来源:包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