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酒讯杂谈三十四颠覆廉价之名二锅头好而
TUhjnbcbe - 2025/5/30 17:42:00
白癜风专家会诊优惠 https://m.39.net/pf/a_4892460.html

纪磊/文

在很多消费者的固有认知里,好的东西往往是贵的,正所谓好贵、好贵,越好越贵。

在白酒行业里,基本上也是这样,基于价值、供求关系、消费者心里价位等多个因素影响,“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等品牌产品价格较高,同时,也被认为是因为它们“好”,所以才贵。

但凡事都有例外,二锅头这么一种“好而不贵”的产品。二锅头自古以来就有“好酒代名词”的美誉(原因是二锅头在很长时间内没有正式命名,人们只是知道通过“掐头去尾留中段”烧制的高粱酒好喝,故称之为“好酒”),但是,长期以来各二锅头厂家长期以来走“亲民路线”,价格十分地“接地气”,故二锅头成为了白酒界“好而不贵”的一个个性十足的存在。

就二锅头的价格问题,笔者翻阅了一些相关的史料,有了一个堪称惊人的发现:那就是历史上的二锅头其实并不便宜,甚至说很贵。

至于说,给今天的人们造成了二锅头价格低廉的印象,也就是近四十年的事,确切地说,是年国家放开名烟名酒的价格以后,包括前述那些名酒等十三大名酒价格迅速攀升,实现价值回归,而二锅头却没有随之水涨船高,依然坚持走低价路线,久而久之,让人们觉得二锅头似乎一直是这样价格低廉。

历史却颠覆了我们这一似乎无可撼动的认知:

北京地区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周朝时期的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年,北京房山琉璃河镇黄土坡村出土刻有“燕侯”铭文的青铜祭礼酒器。而北京地区的白酒,古称烧酒,起源于元代,距今有八百年的历史。

蒙古人善饮,尤喜好高度白酒,蒸馏酒的发明,就源于这一时期。元代酒业发达,齐化门(今朝阳门)外有酒市,设有尚饮局和尚酝局,酿制御用细酒和百官用的醴酒。天历三年(年),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详细记载了阿刺吉酒(汗酒)的烧酒工艺。

正是阿刺吉酒酿造工艺的传入大大促进了元代烧酒业的发展,也使中国蒸馏酒迈向了新的发展时期。

明代北京的酿酒业已经非常发达,酿酒作坊和酒店随处可见。品种分宫廷酒和民间酒两大类。宫廷酒在御酒房和廊下家制作,御酒房制作的名酒有竹叶青、满殿香、药酒五味汤、金茎露、长春酒、太禧白等。

民间自酿自饮用酒以煮酒为多,最风行的是用高粱做的白酒,称“烧酒”“烧刀”,也就是二锅头的前身,因为酒质还比较粗劣,饮者大多是底层平民百姓。

清代北京酿酒业更加繁荣,一向有“酒品之多,京师为最”的赞誉。也就是在这时,确切地说,是在康熙年间,北京酿酒技艺的实现第一次飞跃,标志就是“掐头去尾留中段”的二锅头技艺的诞生,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北京的酿酒业发展,从此,以二锅头为主要产品的烧酒行业,以其成本低、度数高、储存时间长、贩运方便等优势发展迅猛。

北京酒文化也揭开了以二锅头酒为核心发展的新篇章。当时酒坊“灶火如屋,突烟腾上,数里外皆见之”。可见其规模之大。

在此背景下,二锅头发源地之一、当今的二锅头领导品牌——牛栏山的酿酒业也迎来了鼎盛时期,据康熙五十八年的《顺义县志》卷二“集镇”载,牛栏山酒肆茶坊等“铺店亦数百家”;其“黄酒、烧酒”为远近闻名之“物产”,这里所说的“烧酒”即现在所称的二锅头。由于牛栏山镇各家烧锅使用的酿造用水、酿酒原料以及酿造技艺基本相同,风格、口感也大同小异,所以,牛栏山各家烧锅生产的二锅头都被统称为“牛栏山二锅头”向外销售。公利号烧锅在北京的鼓楼、海淀的青龙桥、通州、天津的南市、保定的孔庙、香河县的老爷庙等地均开办有主营“牛栏山二锅头”的专卖店,是最早有专卖形式的二锅头品牌,有力地佐证了“牛栏山二锅头”酒当年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那么,作为酒品“新贵”和高端品牌产品,牛栏山二锅头价格几何呢?据相关史料记载,历史上,牛栏山二锅头与普通烧酒的价格比例为“二顶三”和“一提七”,即二斤二锅头酒的价格等于三斤普通烧酒的价格,而一提五斤二锅头酒的价格等于七斤普通烧酒的价格。

由此可见,彼时二锅头的价格可以说非常不便宜了。甚至说得上“昂贵”。那么到了解放后、名酒价格放开前,我们知道由于白酒价格实行国家管控,二锅头与各名酒价格相差不大,及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紧缺,购酒要凭票、且限量,更突显二锅头“稀缺性”,仍然说得上“高价产品”。

至于说,名酒价格放开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一些二锅头产品不再纳入“国家物价指数样本”(一般而言,能够纳入这个指数的都是关系民生的重要物资产品,二锅头能够纳入这个指数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以来,二锅头为何没有追随名酒的步伐拉升价格。

一是“民酒”的情怀与担当依然在,昔年敬爱的周总理的叮嘱“要给人民留下一种喝得起的好酒”(有传这也是二锅头没有参加历次国家评酒会的原因,遗憾错过成为“几大”名酒的机会)仿佛依然在耳畔。

二是竞争策略的选择,中国有着巨大的大众消费群体,服务好这个群体一样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事实证明,长期的“亲民路线”,不但,培养了巨大的消费群体,也得到了一个亲切地昵称“亲民酒”,这应该也是二锅头成为今日之民酒的情感之源。

放眼当下,包括牛栏山在内的二锅头厂家在传承二锅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科技,不断提升二锅头品质,并尝试着面向中高端市场推出更加优质的产品,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至于前景如何,尚不敢妄下定论。但根据价值规律,价值决定价格,二锅头卖高价并不是目的,理应回归到它应有的价值高度。

转载说明:禁止未经授权转载或改编,否则依法追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酒讯杂谈三十四颠覆廉价之名二锅头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