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震荡中坚守多空线,伴随着地产、稳增长等多重消息支撑,A股在外围大跌下逆势走强,整体来看,A股在本轮下跌中政策底和市场底基本明确,点下方成交和政策支撑较强。随着国内复工复产和稳增长等政策靠前发力,经济状况有望改善。技术面上,沪指突破短期压力后存在一定上行空间,但需要注意本周在-一带的压力。而从板块轮动看,大消费、金融、有色、煤炭、农业等方向轮动开始逐步活跃,成交量小幅恢复对后市走向较为积极。
从周末消息看,全国货运物流总体有序运行、持续恢复,部分地区出现取消地产限购政策,消息面相对偏暖,但无特别重大消息利好。整体来看,在美元加息和人民币逆势宽松的背景下,A股大跌后的修复仍值得期待,尤其是在政策稳定信号频繁提振市场的指引下,稳定金融市场、稳住人民币汇率,市场的修复就有希望。我们本周继续带来的行业解读属于:我们依然将从以下几点出发深入解读。
一、行业现状:
1、物流产业:
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资源。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
2、社会物流总额:
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物流产业为各行各业提供物流服务,保障社会经济活动有序进行,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服务职能和保障支撑作用,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万亿元,较年增加了3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70%。
年中国工业品物流总额为.6万亿元,较年增加了29.7万亿元;农产品物流总额为5万亿元,较年增加了0.4万亿元;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为10.8万亿元,较年增加了1万亿元;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17.4万亿元,较年增加了3.2万亿元;再生资源物流总额为2.5万亿元,较年增加了0.9万亿元。
从构成来看,工业品物流总额长期占据社会物流总额八成以上的比例,但近年来该比例逐年下滑,年中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89.38%,较年减少了0.56%;农产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1.49%,较年减少了0.04%;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3.22%,较年减少了0.04%;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5.19%,较年增长了0.46%;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0.75%,较年增长了0.21%。从结构来看,运输费用长期占据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五成以上的比例,年运输费用占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4%,较年增长了2%;保管费用占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的34%,较年减少了1%;管理费用占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3%,与年持平。
二、物流行业市场规模:
(一)物流规模进一步扩大
物流收入规模持续扩张,市场韧性强。年1-10月,物流业总收入9.7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2%。数据显示,物流市场的韧性较强,收入规模扩大,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创新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从结构看,邮政快递收入规模年内均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邮政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9.5%,在物流业总收入的占比持续提高,对物流市场规模恢复的支撑作用显著。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经济体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便是物流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据物流权威人士估计,年,中国将成为全球贸易巨人,中国与主要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会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物流规模会有更大扩张。、年电子商务产生的日快递量将分别突破1亿件和2亿件。
(二)科技化、专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信息网络领域的技术突破,大型高速船舶、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物联网、下一代信息网络等将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将与物流业深度融合,这些都对物流业升级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未来,物流技术创新将显著反映出快速便利、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时代性特点。
(三)物流政策作用愈大
进入“十四五”时期,物流政策体系所涉及的政策内容更为全面,政策重点更为突出,政策倾斜更加明确。为了建立能够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商贸物流体系,政府势必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发展机遇与挑战
年,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仍难以避免,加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等多重因素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能源价格上升和供应链中断风险将导致更高、更广泛的通胀,并将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4.4%,联合国预测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中断和通胀压力,是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巨大阻力。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物流行业自身来看,发展中仍有痛点:
一是微观经营成本持续上涨;
二是物流行业长期微利运营;
三是劳动力存在结构性缺口;
物流业发展也具有多种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机遇多于挑战:
年是经济逐步回归常态运行的一年,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以及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稳经济政策措施加快落实,投资、消费和外贸的物流需求将持续恢复,物流业务活动将保持较好水平,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预计全年物流业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或将保持6%左右。从长期来看,物流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要加快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实现现代物流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引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迈入新征程。
四:复工复产预期性利好:
近期某海宣布,积极推进复工复产,某海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和经济重心,对物流相关行业都会出现预期性利好。加之,本身在疫情期间,为了保障基本生产生活运行,物流保障受干扰程度相对较低,部分行业企业在逆境中生长和扩张发力,未来复苏后的行业崛起和企业装大提供契机。
所以,从以上四个基本点出发,我们对困境中物流行业逆势增长的优质个股做以筛选和点评。哪些个股有望在近期迎来较为明显的机会?
案例点评:
案例1、申通快递,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快递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为信息服务、物料销售、有偿派送、中转、冷链、仓储配送。
技术走势:该股近期在低位震荡盘整后,开始大双底结构的形成;量价关系和谐,均线系统稳定。短期蓄势后放量,存在蓄势突破的倾向,后市有望打开上行空间。
业绩预测:截至-05-22,6个月以内共有4家机构对申通快递的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年每股收益0.38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3%,预测年净利润5.8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9%。
案例2、厦门象屿,主营业务:主营供应链管理服务,大宗商品采购分销服务及物流服务,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大宗商品采购供应及综合物流以及物流平台(园区)开发运营业务。其主要产品有金属矿产、农产品、能源化工。年上半年,公司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连续10年进入《财富》中国强榜单,跃居第32位,助力象屿集团连续四年进入《财富》世界强榜单,入选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主体信用评级维持AAA级。
技术走势:该股近期在前期震荡上行后形成明显的趋势走势,均线多头发散,趋势性良好,目前量价关系和谐,后续有望延续趋势上行的走势。
业绩预测:截至-05-22,6个月以内共有8家机构对厦门象屿的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年每股收益1.20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9.59%,预测年净利润25.9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0%。
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行业分析参考,对于部分行业专业性来讲仍有不足,需要注意来自于其他方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