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京东百亿吞德邦京东物流版图扩张,中国物流
TUhjnbcbe - 2025/4/8 18:2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价格 https://m.39.net/disease/a_5599614.html

文:刘青青石丹

ID:BMR

停牌11天后,德邦股份(.SH,下称“德邦”)“卖身”的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

年3月11日晚,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崔维星将不再是实际控制人,京东旗下宿迁京东卓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卓风”)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

据了解,此次股权变动当中,涉及崔维星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德邦的控股股东“德邦控股”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德邦控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名自然人及机构股东。而且,为提高京东集团对下属物流业务板块的整合效率,本次收购以终止德邦的上市地位为目的。

图源:德邦公告

此前德邦因为控股股东“正在筹划与股权结构变动相关的重大事项”而连续停牌3次。一份网上流传的截图显示:德邦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崔维星在2月28日的早餐会宣布了此事,德邦内部已得到收购消息,而崔维星将退出,京东则将委派高层接手。

不过,对于收购一事,京东方面对《商学院》记者表示“暂无回应”,德邦也并未作出回复。

作为曾经的“零担之王”,德邦曾在最初国内发展的物流势力中默默无闻;在国外物流企业涌入中国市场时顶住压力崭露头角;凭借精细化的管理体系成为“物流行业的黄埔军校”,登上“零担之王”的宝座;也在年上市后撞撞跌跌地走上下坡路……

而京东作为一家电商平台,在冲向全品类电商服务过程中声势浩大地闯进物流行业,成为其中的“异类”。京东与旗下京东物流一路并购扩张不断,明里暗里为京东物流业务拿下一个个版图。

现在,衰落的“零担之王”与京东有故事要讲,而中国物流格局似乎也将有变化到来。

“王者”褪色

“卖身”者大多处境不佳,而德邦当前的情况委实有些凄凉。此次停牌前,德邦股份预披露了自年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年公司预计盈利0.7亿元至1.9亿元,同比减少67%至87%;扣非净利润更是录得上市以来首亏,预计亏损1.6亿元至2.7亿元,同比减少.04%到.56%。

这样的亏损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或许算不了什么大事,但这是物流行业的“老大哥”“零担之王”,德邦在物流江湖中慢慢褪色的现实令人唏嘘。

年,崔维星在广东创办“崔氏货运公司”,那是德邦的前身。民营零担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德邦开展汽运业务,在一大群物流势力中默默无闻。

直到年,中国正式对外开放物流行业,国外物流企业携带资金、技术和经验进入市场,国内物流江湖风起云涌,德邦开始崭露头角。

华创证券发布的《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九):顺丰、安能、德邦,万亿快运市场的“三国杀”》(下称《报告》)指出,年以后,国外物流企业先后收购大田物流、华宇物流、佳宇物流、通成物流,早期部分头部民营零担企业退出历史舞台。

同一时期,德邦物流通过招聘高校管培生、聘请顶级咨询机构梳理内部运营管理制度等方式应对市场和外资企业冲击,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德邦顶住了“外资势力”,于年完成A轮融资,营收突破26亿元,成为新的行业第一。

于是,关于崔维星和德邦的故事越来越多:年在业内率先开始面向本科生进行校招;年正式进军仓储与供应链业务;年还启动了“事业合伙人”战略;年正式开启跨境业务;年与空军后勤部签署战略协议,承接特需物流……

德邦的辉煌一直持续到年。年1月16日,德邦登陆A股,随后股票大涨3周。年中旬德邦市值超过亿元,但那就是德邦的巅峰了。此后德邦股价整体下行,截至停牌前(年2月25日),德邦总市值亿元,对比高点已遭“腰斩”。

同样令人无力的是德邦的业绩表现。Wind数据显示,年以来,德邦虽然营收增长率自年起就不断下滑,但整体仍然正向发展。可德邦的净利润已不复往常,在年上市时,德邦的净利润为7.01亿元,而接下来年、年和年三季度,德邦净利润依次只有3.24亿元、5.64亿元和0.28亿元。

与此同时,德邦的负债不断走高。截至年三季度,德邦负债合计87.92亿元。

图源:Wind数据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东百亿吞德邦京东物流版图扩张,中国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