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经济新引擎
本报评论员
服务业是中小企业的主要经营领域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衡量地区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当今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刚刚召开的全市“十大服务业产业链”建设大会为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作出了系列部署,明确了大抓服务业的发展导向,吹响了加快发展区域性服务城市的集结号。服务业兴则百业兴,服务业强则经济强。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找准一个定位。近年来,尤其是“十三五”以来,我市顺应产业转型、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高端化发展趋势,服务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迅速涌现,成为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品牌提升、消费扩容的良好态势。特别是我们在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去年还实现经济总量亿元,这就为我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市服务业发展整体质量偏低、供给不足等短板依然突出。加之当前还面临疫情的特殊考验,恢复和释放受疫情抑制的消费生产需求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稳住当下、谋求长远,牢牢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时机定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用现代服务业发展助推城市崛起。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捋顺“四对关系”。要厘清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关系,找准融合点。近年来,我市服务业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有力贡献者。同时,信息技术变革引发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互融共进,工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工业进步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现代农业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良性互动尤为重要。要厘清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系,找准发力点。传统服务业是指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大都历史悠久,如饮食业、旅店业、商业等。而现代服务业则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逐步让现代服务“更上一层楼”。要厘清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关系,找准“突破点”。一句话,生产性服务业为城市转型发展赋能,如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五小业态、电子商务、租赁中介、会展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助推高品质宜居城市建设,如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中医康养、家政职教等。二者一字之别,却蕴含着我们抢抓机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谋划。要厘清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找准“平衡点”。供需是一种动态,它主要随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进而让政府不断地提供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供需是不断变化的,平衡点就在于有需求就有供给;供需相互依存又相互成就。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坚持“四大原则”,即始终秉持速度优先、项目支撑、以人为本、聚力品牌。要盯住文化旅游、餐饮住宿、金融保险三大潜力产业,锚定“十大服务业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年突破亿元目标,坚定不移走上体量支撑、质量保障的发展之路。同时,要加快构建精准务实的政策支撑、上下贯通的责任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破点进位的指标监测、奖惩分明的督考应用“五大体系”,坚定不移走要素集成、责任闭环的发展路子,促进全市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时间如金不可负,唯有实干长精神。全市上下要以此次“十大服务业产业链”建设大会为契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发展现代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以消费促升级,补齐服务业短板,做大做强定西服务品牌,努力为我市服务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提供新的动力、创造新的优势、打造新的局面,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往期荐读定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墩岭桃花定西市关于疫情期间省内来定返定人员通行管理的补充通知定西市疫情防控“十个严格落实”新要求
监制:朱红霞编审:牛小栋
编辑:牛静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