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十
TUhjnbcbe - 2025/3/10 23:36:00
去哪里治白癜风好 http://www.kstejiao.com/m/

近日,《“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国办发〔〕17号,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8号)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国发〔〕42号)之后,国务院层面又一个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引“十四五”时期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规划》全文1.7万字,分为四大板块、七大部分。第一部分“现状形势”,阐述了现代物流发展基础、突出问题和面临形势;第二部分“总体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三至第六部分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作了全面部署,构成《规划》的核心板块;第七部分“实施保障”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

本次《规划》的实施期限,第一次与国家五年规划同步。与前两个物流规划相比,《规划》的实施主体由“物流业”扩展为“现代物流”,体现了现代物流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强调了现代物流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规划》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作出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安排部署。

充分认识新阶段新形势

我国自年引进物流概念以来,现代物流经历了理念传播、实践探索、产业地位确立和创新发展的阶段。年,“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纳入当年“十大规划”之一。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业内称为“物流国九条”),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专题政策开始列入国务院政策层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物流发展进入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物流市场和企业考察调研,从国家战略高度和发展全局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总书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流通、消费的关系理论,从市场经济体系全局来看待现代物流的地位和作用,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层面指明了新阶段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的方向。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把物流业提升到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高度,对“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规划》首先总结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别指出,“十三五”以来,我国现代物流规模效益持续提高,物流资源整合提质增速,物流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科技赋能促进创新发展,国际物流网络不断延展,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讲到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突出问题时,《规划》列举了主要表现:一是物流降本增效仍需深化;二是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破局;三是大而不强问题有待解决,与世界物流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建设“物流强国”之梦呼之欲出;四是部分领域短板较为突出。以上现状和问题的深入剖析,准确描绘出“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的现实基础。

对于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规划》作了系统分析和完整表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强化现代物流战略支撑引领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提高现代物流价值创造能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求发挥现代物流畅通经济循环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要求加快现代物流技术创新与业态升级。

准确把握总体要求

《规划》紧密结合现代物流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共同构成全文的总纲,也是“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方针。

《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根据以上指导思想,《规划》确定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创新驱动、联动融合,绿色低碳、安全韧性的基本原则。

《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体系。具体目标有,一是物流创新发展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二是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明显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三是“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基本形成;四是安全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五是现代物流发展制度环境更加完善。以上主要目标和具体目标,形成了宏观要求和微观实操相衔接、未来发展和既有基础相兼容、定量指标和定性表述相结合的主要目标体系。与前两个规划相比,既有守正传承,更体现了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

《规划》展望年,现代物流体系更加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物流企业成长壮大,通达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更加有力,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这一部分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首次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列入指导思想;二是将原来“降本增效”的提法改为“提质、增效、降本”;三是明确了现代物流体系的基本内涵,即“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四是在主要目标中明确了“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物流企业和服务品牌”;五是明确提出“完成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建设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的量化指标。

扎实推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规划》第三至第六部分,部署了4个方面22项主要任务和11个专栏14项重点工程,是全文主体内容的集中体现。这些任务涉及资源整合、通道建设、服务体系、价值链条、民生保障、应急能力、提质增效、产业融合、数字赋能、绿色物流、供应链战略、国际网络、农村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高铁快运、专业物流、市场主体、科技与人才体系等诸多方面,体现了融合创新发展的战略意图。这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既是现代物流深度融入产业体系、支撑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光荣使命,更是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三部分,精准聚焦现代物流发展重点方向,提出6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二是构建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三是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四是延伸物流服务价值链条,五是强化现代物流对社会民生的服务保障,六是提升现代物流安全应急能力。

第四部分,加快培育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新动能,包含6项主要任务。一是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二是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三是强化数字化科技赋能,四是推动绿色物流发展,五是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六是培育发展物流经济。

第五部分,深度挖掘现代物流重点领域潜力,包括7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国际物流网络化发展,二是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三是促进商贸物流提档升级,四是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五是推进铁路(高铁)快运稳步发展,六是提高专业物流质量效率,七是提升应急物流发展水平。

第六部分,强化现代物流发展支撑体系,包括3项重点任务。一是培育充满活力的物流市场主体,二是强化基础标准和制度支撑,三是打造创新实用的科技与人才体系。

为配合主要任务落实,《规划》提出11个专栏14项重点工程:一是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程,二是铁路物流升级改造工程,三是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工程,四是数字物流创新提质工程,五是绿色低碳物流创新工程,六是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工程(分为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工程、制造业供应链提升工程),七是国际物流网络畅通工程(分为国际物流设施提升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增量提质工程),八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工程(分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程、产地保鲜设施建设工程),九是应急物流保障工程,十是现代物流企业竞争力培育工程,十一是物流标准化推进工程。以上重点工程,都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核心工程,也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

与前两个《规划》相比,本次新增的重点工程应该引起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