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6日一早,新上任的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的名誉村主任刘强东给村民们送去了价值多万的年货。刘强东多次喊话要增加快递员收入,提升乡镇经济。农村出身的他在回馈农村这件事上,向来不遗余力。丝毫不像此前与阿里、苏宁针锋的京东老总。
如今的阿里巴巴凭借其电商帝国的身姿俨然成为了京东眼中的四十大盗。而刘强东极力塑造自己的纯良形象,也意图证明自己才是阿拉伯故事中帮助穷困的阿里巴巴,续写后电商时代的《天方夜谭》。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刘向《战国策·中山策》
所谓同行相轻,阿里无疑是京东电商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一直以来两家公司的口水战就未见消弭。新年伊始,两家公司的高管就开始了隔空对战。
2月2日,刘强东发布微博,称去年为京东员工缴纳了60亿的保险和公积金,“缴纳的税收更多!”刘强东表示,坚持全员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如果通过劳务外包或者少缴,一年至少可以多赚50亿人民币!”
而苏宁张近东则在股东会开怼京东:“有我们苏宁交税多吗?”张近东还称,社会、媒体、政府天天捧京东,一家从来没有盈利过的企业,却成为资本追捧的企业,这正常吗?”
而针对缴税和五险一金的争论,阿里京东又是一番互怼。
因为阿里旗下没有自己的快递员啊~
此前,刘强东在达沃斯论坛上称:富有对我来说既不是负担也不是乐趣,更多的是责任,因为富有是拥有了社会的很多资源,如何用好手中的资源,去让个人的财富增长和公司的成长、社会的成长如何能够同步,才是我感兴趣的。这与去年乌镇互联网大会的“富裕是耻辱”的论调相得益彰。
刘强东作为阿里巴巴,确切地说是淘宝(天猫)最大的挑战者,他的言论似乎像是“在野党”争取“选票”的惺惺作态。然而在京东的举措和刘强东的言论上看,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树立百姓品牌的形象,成为了京东想要与天猫竞争的手段之一。
物流之战,京东自耕其田
我们必须坦然接受一个非常简单、非常残酷、非常严厉的法则:个人要摆脱困境,抓住机会,最重要的是把资源投注在明日的成果上,而不是昨日的记忆中。——德鲁克
据日媒去年3月份的报道,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大国,庞大的电商市场也带动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四通一达”为代表的“泥腿子”企业成功搭上这列高速行驶的快车,实现了飞跃扩张。
浙江桐庐县夏塘村,中国快递老板出生之村
电商之争,物流是关键。阿里巴巴和京东共占据中国电商界80%的市场份额。京东长期的不盈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自建物流基地的成本。起初的资金压力,并没有动摇刘强东的决心,毅然决然的将资金投入到物流、仓储的建设中,旨在让其在未来成为自己的行业壁垒。这与阿里轻资产的策略大相径庭,而且京东在一、二线城市的快速配送,也成为用户体验和口碑碾压当当、淘宝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证明,这一远见终究为京东创造挑战阿里电商的资本和底气。
京东早在年就开始烧钱自建物流体系,今年4月京东物流部门更是从京东分离出来成立了京东物流子集团,正式独立运营物流业务。
与京东养成式物流不同,阿里的策略则是集结快递公司,建立菜鸟物流网络,搭建物流平台。这源于两家公司的底层基因的不同。京东基于B2C,可以将商品集中整合,由仓储基地发散开来;而淘宝基于C2C,供给层面遍布全国,多点对多点。刘强东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快递公司的利润会被菜鸟吸走。对此,菜鸟网络新闻发言人林彪则在第二天回怼刘强东不懂什么叫平台共享。
年,国内全年快递业务总量达到创纪录的亿件,物流速度却越来越快。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财年第三季度(年10月1日-12月31日)业绩。数据显示,菜鸟网络年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当天,承接了8.12亿物流订单,再创纪录。签收1亿订单的时间却从9天缩短为2.8天。用马云的话讲,如今新零售的快递送货上门,是小时甚至分钟级别的。
而京东对自建的物流体系还是很有信心的。刘强东曾表示:“我相信顺丰的品质、王卫的为人!”在随后几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刘强东称“未来快递就两家,京东和顺丰!”据悉,京东已经启动物流业务的新一轮融资,目标至少是20亿美元,并推动京东物流业务的海外上市。刘强东在达沃斯论坛回应称,京东物流正在进行融资,而且未来也会独立上市,目前谈具体的上市时间还为时太早,上市地点还没有确认。
高速增长的消费市场,让物流和快递行业野蛮生长,实体经济的前景一度遭受质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产业链的潜力,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解」,是两家公司仍然要面对的问题。京东的无界零售,阿里的新零售策略推广之后,物流之战将更趋白热化。
物流行业的“刘易斯拐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联接两个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拐点”。
如今一、二线城市的人力成本的增加,使得快递业面临相对意义的劳动力短缺局面。而技术无疑是解决“刘易斯拐点”最好的方法。而在这一点上,阿里和京东都走得极为激进。
阿里是利用大数据服务物流,采取众包式,物流界的“四通一达”加上菜鸟通过协议建立了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菜鸟搭建物流平台或仓储中心,各仓储中心之间的货物运输由“四通一达”负责。
而京东的智慧物流体系以“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研发为基础,与菜鸟合作的形式不同,京东的物流有完整的体系,基于京东电商的大数据进行仓储分配,实现一站式物流服务。
据测算,机器分拣效率是人工的5倍。在仓库的自动化程度上,京东已实现无人参与且效率更高,菜鸟一边有些环节则仍需人工配合。在全国仓库的布局上,京东由于起步较早,大小中心覆盖面更多。而菜鸟方面,正在加快在全国建立更多的仓储中心,运输上还强调与四通一达的合作。
抢滩“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对企业来说不仅是一个难题,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圆通妈妈店、顺风的嘿客、丰巢快递柜等,都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积极布局策略。
京东的策略大致还是基于区域集结,采取了京东自提点(包含京东派)、京东到家快递柜、京东便利店等模式相结合的形式,消费者与京东直接面对。而菜鸟倚重的“四通一达”由于加盟形式的弊端,服务质量很难做到一以贯之。
而技术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层面上,阿里和京东都是积极开发无人车和无人机的配送。根据年12月份工信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指导意见》,到年无人机的产值要达到亿,保持国际领先的势头。但在中国由于政策限制目前无人机的运用率还较低。除山区和校园外的城市配送,最好的技术展望是无人车的投入使用。
年10月31日,福建省莆田市山亭镇,阿里巴巴菜鸟网络的无人机群组,满载湄洲岛居民下单的六箱货品,仅耗时9分钟就成功飞越海峡,为农村淘宝提供物流服务。2月5日,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宣布京东集团为“陕西省无人机航空物流多式联运创新试点”企业,京东因而成为首个以省域为范围进行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国家级试点企业。
而苏宁、顺丰、亚马逊等巨头在无人机配送的探索上,同样搅动了京东和菜鸟形成的巨头争霸。
结语:后电商时代,效率是决胜根本。无论是京东的“”当日达计划,还是阿里的“72小时”全球达计划,都昭示着一个真理: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而人力成本逐渐高企的当下,大数据+智慧仓储+机器分拣+无人配送,给日益激烈的物流竞争突破“刘易斯拐点”的一种可能。物流之战,下半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