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玲听创视界(ID:lingting_vision)分享嘉宾:长沙争渡科技有限公司CEO郭铖
05:18年郭铖开始涉足物流服务行业,年回长沙创业,年注册公司,去年公司才刚过完五周岁生日,他在采访中谈到的“创业者的气质”,值得每个创业者去思考。
他谈到企业的发展要在“物流行业之间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存在。”
“有一个人把积极的旗帜一举,你可能有一些负能量的东西会抵消掉了。”
“创业者的气质第一是乐观;第二是多思考;第三是多学习。”
一、公司的业务定位是什么?
我们为物流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一个数字化的链接。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以后,就形成了一个产业化的平台。
我们具体的产品看物流企业的需求,因为我们在前期推广阶段,有的企业希望在数字化领域提升一下转型升级的阶段,那么他找我,就觉得很便宜很实惠,而且贴合他的业务场景。他跟找一个软件公司不一样,找软件公司很贵,还需要自己提需求。所以这是为了自身的管理水平的提升。
另外一个是出于上下游业务连接的便利性,他可以把他的物流服务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去提供给更多的生产制造贸易等有业务需求的企业。
再有就是出于我平台上提供的一些他自己去买很贵、但是到我这里买很便宜的第三方服务。
所以他的出发点不同,我就提供不同的服务或者产品。
二、我们给客户提供哪些落地的内容?
我平常的客户有物流业务需求的企业,还有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那么其实就是从这种生产制造贸易有物流需求的企业发出它的运输订单开始,到把货物交到他的客户手上,整个链条过程中间,所有涉及到的这种服务和产品,我都提供全流程,比如说包含整个全流程管理的数字化体系,这个流程控制体系以软件的形态呈现。
在订单发起的时候,对于货物安全考虑的保险,再到这个物流公司,他开始承接这个货物跟上游的协议,我们给他提供电子签章服务,直接线上签合同。再到物流公司接了订单以后,他内部处理订单,需要手持设备、PDA都可以解决。
类似的整个流程中间,我们提供银行的支付体系。如果付钱需要账期,我们把银行拉进来给他提供金融服务。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间,你想知道货物到哪个地方了,车辆上面安装定位设备,实现驾乘安全。签收的时候,可以代收货款,这一系列的围绕订单的服务。那么围绕整个场景来讲,包含这个车辆的交易:加油、车辆的维修保养等。然后你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间,需要司机人身安全保险等等,就是只要在这种场景上接触的服务都提供。从物流的订单的整个全流程和多维度的外围的一些资源的链接给到客户。
三、为什么选择物流行业的数字化领域?
我是年在深圳上班开始,年回长沙开始创业。从创业来讲的话,我们有8年的时间了。
我从大学毕业以后开始,基本上沿着职业履历这么走过来的,也并不是选择,没有选择就遇到了。
我沿着原来的行业方向去往前发展,走着找个这么一个方向。
同时在我的一些职业经历上面会有对这个行业的判断,比如说我刚开始在国外上班的时候,是做汽车的发动机单元的控制设计和研发,做货车、客车这样的商业车,后来因为工作调动开始去做供应链管理,就接触到了物流。
回国以后,我又站在汽车定位的角度做个北斗定位设备,我就很自然与原来那个商用车打交道,你自然就想到把这个设备应用在商用车上面做基于物流业务的管理。
然后在做了一些大的项目之后想创业,就觉得不是所有的小微物流企业都能够拿这么多钱来做信息化改造,我就把它做成平台性的东西,让每一个中小微物流企业花很少的钱,能够有这么一套数字化的服务。我的创业初衷就是这样的。
四、我们跟数字化物流大佬公司有什么区别吗?
应该说有比较大的区别。很多数字化物流公司是在互联网兴起以后,以滴滴为模板。滴滴是人找车车找人,那么货运车就是货找车车找货。其实这么衍生过来,它是一种基于商业模式的思考。
因为我个人从事履历不同,也没有从一个互联网的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我们是从产业逻辑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是一个物流企业它要做好,它应该怎么弄?考虑基础点、出发点不同。他考虑说货车从长沙开到北京去了,我人生地不熟的,我回来不能放空回来,那就我搞一个车找货货找车的平台。
我思考的就是作为一个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微物流企业,你没有品牌的影响,那么你如何把业务做得更好?如何把管理做得更好?如何把成本搞得更低?这是我在这个企业的角度思考,这是出发点的问题,那导致商业模式都是大的区别。
五、创业以来,自己有没有遇到竞争觉得很难的时候?
没有,因为在我的眼里没有竞争对手,很多人把我当他的竞争对手,这跟我这个人做事的个人的性格有关,我一般不蛮愿意看别人的。
就是我的理解就是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它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它没有可比性。
我不能说拿我去跟别人比,我哪里比你强,没有意义。所以只要自己用心把自己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这种思考把它给做好就行了。
我们当初在做商业设计的时候,你在干嘛你怎么干的,你这样干的好处在哪里?坏处在哪里?你将来会怎么样?这个我们肯定是有分析的。
在刚创业的时候,你给我几千万打进去,我也不知道怎么用。钱多了还不好,钱多了人家不思考了。创业的前期,觉得可能钱少还更有利一些。
钱应该是一个企业的模式、他的产品、服务清晰明了,有论证之后,再用钱去更快更大推广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
六、企业大了后,你在管理上有没有遇到头痛的事情?
不能说头痛,有烦躁的时候。在创业之前,你是上班的角色,你虽然从职业表现来讲,大家都觉得你很优秀,你是基于这个平台体系上面的一种给别人呈现的结果。台子已经搭好了,你只是造你的角色而已。
现在台子要自己搭,脚本还要你写,还要演其中一个角色,那个难度就大很多。你可能情不自禁的就会变得很细,同时又变得很粗放,它的细与粗之间来回切换,不断的去调整,你的思维一直来回切换,其实这就是一种不稳定的管理状态。
我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个人的角色切换,上班就是安排什么你做什么,创业就是你自己告诉你自己该做什么,你还告诉别人该做什么。所以告诉别人指标有粗有细,可能粗了不行,可能细了也不行。
你的团队可能还不齐全,尤其一开始的时候,你就很难了。我是一直思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东西才是能够稳定的。我们这群人的角度上,就是基于对这个事业的信心。自己对这个事情的底气和乐观要在。
现在的人上班很开放,不是你说什么就信你什么。我就会用成熟的理论来进行管理。
七、未来公司的样子是什么?
从企业的角度上讲,我认为我们现在可能还是处于一个就是脱离生存危险的阶段,在进入发展阶段。
个人的话还可以吧,优秀吧!打8分差不多了。
如果能够按照我想象去发展的话,可能会成为整个物流行业中间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存在。
就是只要是在这个物流行业中间,他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公司的存在,它跟着我们一起合作,他才会把业务做得更好。他可以随着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发展。
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底层、更深层的服务。为合作伙伴相互赋能。
八、公司的关键发展点是什么?
我们最关键的点就是对行业前景的坚定的相信,我们可以坚持往这个方向走,只有用时间来证明,就相当为了解行业,根据行业去做咱们的创新,然后用创新来给这个行业里面的相关方带来成长,我们叫做统一利益,叫利益共同体。
物流行业中的任何一个角色关系都是一致的:共赢、赋能。一个司机进入到我们的平台体系,那平台也就多了一个司机。物流公司也就多了一个选择。
九、给同行的创业者分享真实的声音?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坚持下去。
首先觉得你自己做这个事,它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既然有价值,我们就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很多创业者都没有等到创业产生影响、回馈自己的时候就可能放弃了。
我们不能把一开始的就是顽固的去守着当时自己的视角,但是我们的初心是方向性的,你当时的认知一定是随着你的经历、发展不断的去调整。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话,那我觉得一开始的认知到底科学不科学或者准确不准确,它其实不是特别重要的。
世界是发展的,你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间,个人是成长的、团队也在成长,你的视野越来越好,你对一个事情的看法一定会越来越深,或者说越来越透彻,你越能够接触到这个行业里面原来你觉得不在意、但市场很关键性的东西,你就会不断的去完善方案、自己的问题。
一开始的认知,不一定是对,因为没有经过实践。但是一旦实践了一段时间,就有两种,如果是对的,你就会去坚持,接受下一轮的检验,错的你就会马上修正,再去投入到这个实践里面去,所以它是一个不断的循环往复,不断的修正的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这个角度上就是从一开始看的说不准或者说清不清晰,我觉得不是特别重要的。企业发展、个人的发展,有时候企业倒退,你个人还在发展。你回过头去审视自己的这种不足的时候,会促进你的发展。
十、创业过程中的贵人有哪些?
有很多,多到我记不清了。比如,一起创业的这些伙伴们的支持。
有时候一个人你会觉得现在不好,不搞了。你有合作伙伴就会觉得坚持下去没问题的,是吧?
有一个人把积极的旗帜一举,你可能有一些负能量的东西会抵消掉了。
十一、一个企业带头人他需要具备哪些气质才能够获得成功?
第一个就是乐观。
要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眼下一些不太积极的事情。
第二个的话就是多思考。
你每一件事到底是好是坏,一定要形成个人的认知,然后再反过来应用到我们下一个阶段的实际的工作中去。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一个点,我觉得就是要多学习。
可以不听别人的,我可以不按照你的做,但是我一定要去研究你说的话里面有没有值得我能够改进的,这样的话事业也会不断地扩大。
—END—
帮助创业者找到靠谱投资人帮助投资人找到优秀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