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酒类物流供应链分会秘书长李鸿宝
8月2日,尚未“满月”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酒类物流供应链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
当今,酒类产业虽然拥有较为完善的品控标准,但酒类供应链服务领域相关标准和认证体系缺失,仓储服务标准、运输服务标准不一,造成极大成本浪费。据了解,一家大型包材企业一年仅运送包装产生的物流费用就高达4亿元;百亿级的白酒企业每年耗费在物流上的费用也需一个亿左右。
“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旨在借助行业专家的集体智慧,完善酒类物流供应链相关标准,规范行业、降本增效。”分会秘书长李鸿宝透露。
建标立纲,只是分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万千升,同比增长3.95%;销售收入、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4.35%和30.86%。酒类产业的繁荣发展,也对酒类物流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向精益化提质增效转变、从单纯压低物流企业成本向优化供应链全流程成本的思路转变势在必行。
酒类供应链服务具体应怎样转变?作为酒类物流供应链行业组织,分会于7月22日应时而生。它又将如何引领中国酒类物流供应链转型升级?
应时而生:万亿规模协同发展正当时
《现代物流报》:据悉中物联酒类物流供应链分会酝酿成立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选择在当今成立?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李鸿宝:酒类近年来蓬勃发展,年销售收入就已突破万亿,在国内经济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酒作为日常消费品,万亿规模足够大,产业链又很长,覆盖了粮食、包材、自动化灌装、物流中心、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等诸多环节,整个链路都需要供应链串联起来。如何让酒类物流高效运转,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分会的成立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产业创新的需要。分会是经中物联批准,由中国物流股份公司与国内酒类行业核心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分管领导是中物联副会长任豪祥。分会实行轮值会长制,当值会长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首席质量官何诚,执行会长是中国物流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向阳。秘书处刚刚组建,正在从0到1推进各项工作。
分会起点比较高,国内白酒千亿级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洋河以及啤酒产业的青岛啤酒、百威等,还有百亿级的很多企业基本都是分会成员单位;此外还有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中国物流、中国外运、京东、顺丰等,以及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阿里、浪潮等科技公司——未来酒类物流供应链转型发展也需要这些提供外部支持的企业。
《现代物流报》:分会如何定位?主要发展方向在哪里?
李鸿宝:依托于中联强大的组织背景,分会的功能和价值主要是充分沟通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同时弥补标准方面的缺失,希望酒类供应链产业能够通过分会搭建的平台规范发展,建立起健康稳定的协同发展生态。
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