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一药店华人健康即将上市,阿里健康为第二大股东。
华人健康将上市,药店数安徽第一
根据企查查数据,近期,华人健康更新了上市申报信息,目前申报进度处于“提交注册阶段”。
申报信息显示,华人健康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5%,融资金额6亿元。
年-年第一季度,华人健康营业收入分别为15.22亿元(+37.74%)、19.31亿元(+26.87%)、23.39亿元(+21.13%),6.77亿元;相应净利润为.81万元(+.39%)、.99万元(71.17%)、.66万元(-21.58%)、.12万元。
根据招股书信息,截至年6月30日,华人健康零售门店数量家,大部分集中在安徽合肥、芜湖、亳州、安庆、六安、宣城、淮北等主要城市,涉及门店数家。另外,华人健康还在江苏、河南增设门店,开拓药品零售业务,其中江苏门店26家,河南门店4家。
华人健康表示,年至年6月30日,公司为拓展零售业务,通过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的方式,收购家零售门店,涉及芜湖国胜、安庆国胜、亳州国胜、南京同和堂等企业。
另外,华人健康门店数量在安徽药店行业中排名第一。
在公司股权方面,华人健康前3大股东为何家乐(持股比例58.97%)、阿里健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84%)、何家伦(持股比例8.11%)。
据了解,何家乐、何家伦是华人健康共同实际控制人,两人系兄弟关系。何家乐于年6月自主创业,收购华人健康开始从事代理业务,在此之前,何家乐拥有超过10年医药生产企业销售岗位的工作经历,尤其在药品代理领域。
年6月,华人健康与阿里健康签订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完成融资。此时,华人健康全资子公司安徽国胜大药房门店数达余家,位居安徽前三。
门店平均年营收.9万,最高年营收.49万
在主营业务方面,华人健康主要从事医药零售、医药代理及终端集采,对应营收(年)分别为15.59亿元、5.88亿元、1.21亿元。
华人健康表示,公司形成以医药零售业务为核心,医药代理与终端集采业务为两翼,各业务板块均衡发展、良性协同、优势互补,围绕医药零售生态网络高度渗透的综合布局。
针对医药零售业务,华人健康通过自建门店与对外收购并行的方式进行扩张,快速抢占当地市场份额,公司门店数量从年初的家发展到年6月末的家,销售收入从年的10.34亿元上升至年的15.59亿元。
在门店收入方面,年-年6月,华人健康门店平均年收入分别为.9万元、.52万元、.13万元和89.23万元;公司前十大门店的年销售收入均在万元以上,里面3家门店销售收入超过万元,其中芜湖国胜大药房黄山西路店单店营收最高,达.49万元。
华人健康对此解释称,因为这些门店普遍开店较早,地理位置优越,或位于成熟商圈与社区,拥有稳定的消费人群,因而销售金额较高。
在医药代理业务方面,华人健康与上游医药生产厂商开展合作,取得其部分产品的代理权,主要向下游医药零售企业进行推广和销售。据了解,华人健康代理业务上游合作厂家有上海医药集团、广州医药集团、丽珠医药集团、四川峨嵋山药业、辰欣药业等。目前,华人健康代理品规有个,涉及生产厂家超个。
在终端集采方面,华人健康以全资子公司汇达药业为主体,依托零售业务、代理业务已形成的规模采购优势和经营能力,专业从事医药终端集采业务,主要为单体药店、小型连锁等零售终端提供一站式配送服务。
目前,华人健康配送网络已辐射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合计22个地市,发展了家小微客户和家门店,覆盖城区店的同时,超过50%的配送门店位于乡镇地区。
华人健康谈到,终端集采业务模式在行业中属于创新,可依托公司代理业务自营产品、国胜大药房等优势资源,为小微药店解决采购难题。
据悉,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域分布广,目前国内医药零售行业仍然存在连锁化率较低的现状,存在数量庞大的小微药店。而小微药店由于自身体量小,常常面临着厂家控货、货源不稳定、采购成本高、物流与仓储费用高等经营难题。
零售增长率达44.09%,超过健之佳、漱玉平民
在招股书中,华人健康通过多个角度,将自身与其他竞争对手对比,直观展现了后者的经营情况。
1.主营业务
年1-6月,在主营业务零售板块中,华人健康增长率达到44.09%,超过漱玉平民33.89%,健之佳27.81%的增长率。而益丰、老百姓、大参林的增长率均在18%-20%区间。
2.零售业务毛利率
年1-6月,益丰药房零售业务毛利率达到41.2%;大参林,一心堂零售业务毛利率均在39%-40%之间,老百姓毛利率为36.34%;华人健康零售业务毛利率33.01%,略低于行业平均值。
3.业务占比
华人健康零售与代理毛利占比约70%:30%;老百姓、一心堂、益丰、大参林零售毛利均超过90%;健之佳、漱玉平民零售毛利超过80%;达嘉维康零售毛利超过70%。
4.线上业务
年,华人健康B2C+O2O业务收入2.91亿元;一心堂电商销售总额3.8亿元;老百姓线上渠道销售额近7亿元;益丰互联网业务销售收入约11.28亿元;健之佳线上营业收入8.78亿元;漱玉平民线上销售额5.45亿元。
5.门店增速
年,在上市连锁药店中,达嘉维康门店增速最快,达到.11%;健之佳。漱玉平民门店增速均超过40%;老百姓、益丰、大参林门店增速均超过25%。
6.门店收入
年,老百姓、益丰、大参林、漱玉平民平均门店年收入超过万元;健之佳平均门店年收入.3万;主打专业药房的达嘉维康平均门店年收入达.34万元。
7.慢病门店
年,在上市药店中,漱玉平民慢病门店占比最高,达到20.29%,其次是大参林,慢病门店占比达到17.22%,益丰紧随其后,慢病门店占比超过14.54%。
华人健康表示,公司在慢病门店占比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基本处于平均水平,高于同行业的一心堂、健之佳和达嘉维康。
8.DTP门店
年,在上市药店中,益丰DTP门店最多,达到家,占比3.45%;达嘉维康DTP门店占比最高,达到47.73%。华人健康谈到,安徽省未全面放开DTP门店的政策,导致公司DTP门店数量较少(10家)。
9.收购市销率(PS)
华人健康主要收购的市销率值为0.68-1.34,与可比上市公司同一时期公开披露的关于行业平均市销率的信息基本一致。
10.市场占有情况
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益丰市场占率均超过0.5%;漱玉平民,健之佳市场占有率在0.1%-0.2%之间;华人健康市场占有率为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