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贵州六盘水氢能源产业研讨暨合作对接洽谈会在贵阳召开,会上,六盘水发布了《六盘水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枢发布《六盘水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年)》
据了解,六盘水市是全国“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云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素有“江南煤都”之称。
近年来,六盘水市坚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发展思路,主动融入国家能源领域技术革命创新行动。依托我市煤焦化产业基础和焦炉煤气制氢独特优势,加强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合作,并签订航天氢能六盘水产业园建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年率先启动液氢工厂建设;借助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合作之契机,加强与大连化物所合作力度,年底六盘水市与大连化物所签订了《规划》编制合作协议,8月24日《规划》通过专家组审查。《规划》涵盖氢能“生产-储运-应用”全产业链,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形势、战略意义,结合六盘水实际提出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
——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资源为基础,以焦炉煤气制氢为起点,以机制创新为抓手,积极引导和稳步推进氢能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六盘水市现有正常生产焦化企业4家,产能万吨/年,每年约产生焦炉煤气10亿立方,含氢气规模约5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富含氢气资源为我市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另外,六盘水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20个成长型资源城市之一,现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具备发展氢能源产业的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
——重点布局。充分发挥焦炉煤气制氢优势,前期通过回收利用焦炉煤气中氢气发展氢能产业,同步探索以煤制氢为主要路径的氢能产业发展。一是立足当前,率先发展以焦炉煤气制氢为起点的氢能产业。结合我市盘北经开区、红果经开区、盘南产业园区、水城经开区、六枝路喜园区等经开区、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和产业基础,布局发展煤焦化、焦炉煤气提氢、煤制氢等项目,重点在盘北经开区建设国产化液氢工厂、盘南产业园区建设煤制氢(2万m/h)项目,推进“氢能装备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示范推进工程”和“氢能产业质量基础建设提升工程”建设,发展氢能产业。二是着眼市场,大力培育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重点的下游产业。结合氢能源项目布局及六盘水市加油加气站点规划,开展加油与加氢站合建示范工程,同步考虑在各县(市、特区、区)及各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布局加氢站点,逐步推广运行燃料电池汽车,在重点运煤路线上发展氢能重卡。在产业园区示范发展一批氢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项目,打造氢能应用体系,培育氢能下游市场。三是分步推进,统筹发展以煤炭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蓝氢”产业。在重点工业园区和经开区布局垃圾电电解水制氢、结合煤制氢,与CO2低碳化耦合合成甲醇、汽油等液体燃料,发展“蓝氢”产业链。
——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保障、支持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合作、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深化合作交流、加大市场开拓及加快园区建设等七个方面明确推进氢能产业保障措施,并将研究制定产业链关键环节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近期目标(~年):建设液氢工厂及加氢站基础设施,回收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氢气,实现廉价氢气的就地提取消纳,形成制氢(氢源)、氢储存、运输和利用的氢能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氢气制取、储运装备、高值转化的氢能企业,集聚一批研发中心和检测、认证中心,示范带动我市氢能产业发展。
远期目标(~年):结合煤炭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发展以煤制氢为重点氢能产业链,布局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和加氢基础设建设,建成加氢站近20座,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和乘用车批量投放,形成氢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扩大氢能源生产应用规模,实现氢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建设形成辐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氢能产业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定珲谢勇勇
编辑徐然
编审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