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11日,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13.52亿件,同比增长25.12%,按照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总人口数,相当于每人将收到一份“双11”快递包裹。“双11”电商购物狂欢节之后,快递爆仓历来是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的一块心病。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双11”购物狂欢节,也是对电商快递的第十次大考。
11月13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几大网络搜索、社交平台检索关键字“快递爆仓”,发现各地出现快递爆仓的消息较往年少了很多。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告诉记者,经过10年发展,“双11”已成为全球商业盛宴和中国快递物流的“春运”时期。10年来,倒逼快递物流业加速发展,促使快递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效率、提高质量、挑战极限,推动了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大面积爆仓成过去式
刘玥是一位北漂的都市白领,每年“双11”她都会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13号已经收到了五六个(快递),还有一半没收到。”刘玥说,“速度还行,但是晚上去丰巢快递柜取快递的时候要排队。”来自菜鸟物流的数据显示,11月13日14时左右,“天猫双11”的第1亿个包裹已经送达,比去年提速约5小时,比5年前提速6天半。年“天猫双11”物流订单量第一次突破1亿件,当年送达这1亿个包裹花了9天。年,阿里巴巴集团现任首席执行官张勇打造了第一个光棍节促销活动,也就是后来的“双11”购物狂欢节。张勇无疑是成功的,年“天猫双11”的销售额从万元猛增到9.36亿元,到今年已增长至亿元。
“天猫双11”的成功刺激着整个电商行业的玩家逐步加入这场购物狂欢,如今“双11”购物狂欢节已经彻底替代了光棍节,京东、苏宁、唯品会、国美等电商平台都参与分羹。根据工信部数据,从全网电商成交额来看,~年分别为11亿元、70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
各大电商不断刷新的交易量,让整个快递物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从国家邮政局查询历史数据可知,年“双11”期间全行业快递处理单量为0.1亿件,从年到年持续保持3位数以上增长,并且在年突破亿件时代,达到了3.46亿件。随之而来的是,全国范围内出现快递中转站爆仓、包裹堆积如山、快递员加班加点送快递、消费者迟迟收不到购买的商品等情况。
为了应对一年一度的“双11”洪峰大考,民营快递企业纷纷加快投入和建设,希望能分享电商带来的红利。年5月,由阿里牵头的菜鸟网络正式亮相,顺丰速运、三通一达、宅急送、汇通等机构共同出资打造“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另一方面是以京东、苏宁、唯品会等为代表的电商,先后发力自建物流体系。
今年11月14日,在武汉工作的许蝶告诉记者,“双11”在京东下单的几个包裹已经全部收到。京东方面告诉记者,截至11月11日24点,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服务订单中超过90%实现了当日达或次日达。
铺设物流网络
年,唯品会成立品骏快递,现有六大仓储中心,分布在辽宁、天津、广东、江苏、四川、湖北。截至年6月30日,唯品会拥有在西安、贵阳、昆明、济南、福州、沈阳、南宁等地的15个前置仓,仓储物流总面积达万平方米,拥有个自营配送站点,自有快递员3万多名,以及多条公路(干线)运输线,还与各大航空公司战略合作、配备专属舱位的航空货运,已建立覆盖全国县、乡镇自营配送点为一体的仓储、运输配送体系及仓库、运输团队。
“实行全自营物流体系,一方面可以节约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全直营的模式也能保证服务质量,确保产品在供应链环节、运输环节全程可追溯。”唯品会方面对本报记者道出了自建物流的原因。
以家电零售连锁起家的苏宁对物流的探索始于年,苏宁转型新零售之后又收购了天天快递。截至年9月末,苏宁物流及天天快递拥有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约万平方米,拥有快递网点个,物流网络覆盖全国个地级城市、个区县城市。今年1~9月苏宁物流社会化业务营业收入(不含天天快递)同比增长73.17%。
京东是电商界的异类,年拿到万美元投资的京东商城选择投资物流,当时很多同行都无法理解这一决定。刘强东的理由是全年72%的客户投诉来自于物流,当时整个中国的物流行业都面临低效运行、服务意识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