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学习晋江新思路带动福建快发展
TUhjnbcbe - 2024/7/13 17:37:00

福建省晋江市商务局以脚踏实地、创新务实的姿态,认真地学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个关系”,有效推进商务工作的创新发展。去年,晋江市外贸出口规模和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两项指标占居福建省县(市、区)第一,连年跻身于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之列。

近日,福建省商务厅专门印发晋江市商务局创新商务工作经验做法,倡议全省商务系统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共同为新时代商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广阔的空间,为推动全省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实现赶超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做强实体产业夯实开放根基

晋江市按照“先进制造业立市、高新产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的实体经济发展思路,发力招商选资,支持企业走国际化经营之路。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链招商。坚持“龙头引领、重点突破、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大力引进集成电路、石墨烯、新能源等产业龙头项目,带动上下游厂家配套入驻。主动引进对接国内外高端前沿技术资源,推动建设先进高分子、先进面料和智能穿戴及物联网等“高精尖”技术研发中心,产研紧密结合,跨界协同开发高档产品。

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强化项目招引,重点引进纺织服装、体育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产业链高端环节、缺失环节项目。引导企业投建智能化、科技型、服务型制造项目,逐步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引进高端设备和技术,有效推动智能化、自动化装备应用。鼓励企业顺应“互联网+”趋势,发展服务型制造,延伸和提升价值链。

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本土企业通过国际并购、境外上市和设厂、设营销中心、设研发设计中心等方式,加速国际化进程。已有14家龙头企业在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多家企业通过收购国际品牌进入同行业高端产品领域,近百家企业到境外设立商务机构、投资境外项目或设立研发中心。

坚持内联外拓抓住发展机遇

紧贴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和需求变化,主动融入福建海丝核心区和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着力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引导外贸企业“固本拓新”,在确保传统市场出口份额的同时,抢抓机遇开拓新兴市场。创新企业抱团参展模式,在广交会设立“晋江专馆”,组织“中国晋江品牌海丝行”系列活动,推介优势出口产业,建设城市区域品牌。引导拖鞋、泳装等外贸特色产业组成行业联盟,集中展示、集中营销、分享订单。目前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其中海丝沿线市场不断拓展,东盟已成为晋江最大出口市场。

积极扩大内需市场。培育特色街区商圈,推动主题商圈、特色街区建设,引导五店市等商圈差异化经营。建设专业市场,实行“一市一策”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23家专业市场特色化发展,晋江国际鞋纺城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鞋纺专业市场。打造特色商务楼宇,引导按照“一楼宇一业态”思路开展招商,重点培育打造一批纳税“亿元楼”。发展现代物流,出台实施物流业提升行动方案,先后引进普洛斯物流、菜鸟智能骨干网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超过家。

持续推进贸易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与产业国际化相适应,集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国际商贸物流“大通道”。泉州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功能于一身,是福建省除自贸试验区外唯一的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晋江陆地港成为国内唯一的汇集国际陆港、保税物流、国际快件、跨境电商四大通关平台的多式联运国际陆港,为超过家企业提供国际贸易服务,成为仅次于义乌港的国内第二大内陆港。引进国际邮件互换局,与个国家和地区直接互联互通。

突出创新转型增强开放动能

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产品、技术、品牌、管理和模式创新,大力培育外贸新业态,用好招商新模式。

提升外贸竞争力。加强贸易与产业互动,联合获评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县和制鞋、男装、伞具、泳装等4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打造出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中国家居建材博览会等“国字号”展会平台。制定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引领行业发展风向。引导纺织鞋服、晴雨伞等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支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国际认证,从拼规模、拼成本向拼质量、拼档次转变。马德里国际商标持续增加,9个品牌入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1个品牌获评“福建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年度省级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4家,数量占全省一半。

推进电商发展。主动对接阿里、京东、苏宁、亚马逊等国内外知名平台,打造一批电商产业基地。支持本土电商平台建设,鞋都电商创业园、海峡石化产品交易中心、一品嘉鞋材供应链云平台、冠达星云商平台等发展态势良好。大力培育电商主体,全市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及个体户超过3万家,年“双十一”当天多家企业销售额突破亿元。培育淘宝村32个、淘宝镇3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实施跨境电商发展行动计划。全国首创“跨境电商+邮路运输”出口模式。国际邮政小包量、国际快件量和跨境通公共服务平台报关单量、贸易额均快速增长。先后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跨境电商创业25佳县和省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

创新招商模式。推进“回归工程”,依托全国著名侨乡优势,与多万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49个基层商会、多个港澳台海外社团、个侨联组织、3个境外商会和海内外社团商会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在5个晋江异地商会设立招商联络点。年以来累计落地35个回归项目,计划总投资.8亿元。跟踪服务在产外资企业增资扩营,截至目前增资扩营总投资额80.06亿美元、合同外资52.56亿美元,同时境外上市企业纷纷返程投资。建设招商载体平台,晋江经济开发区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集成电路产业园、跨境电商园等加快发展,项目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用好用活“9·8”投洽会、“5·18”国际资本投资福建对接会、“6·18”民企对接会、闽商回归对接推介会等招商平台,成功对接一批大型外企、民企龙头项目。

持续深化改革提升发展环境

从群众关心、企业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晋江新思路带动福建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