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孙卓异中国投资参考
导读
智慧物流的未来将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共享,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
●我国物流需求平稳增长,智慧物流落地速度加快
●智慧物流进一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
●推进智慧物流发展,各行业面临新变革
●智慧物流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发布《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物流业在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供应链协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增强。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智慧物流深嵌产业的制造与销售流程,有助于提升各产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物流驱动产业升级,形成物流与产业互动的新局面,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我国物流需求平稳增长,智慧物流落地速度加快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年以来,我国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物流效率不断提升。从需求结构来看,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7%。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正在快速集聚和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支撑物流需求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从规模总量来看,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0万亿元,从增速来看,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年末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企业法人单位共计54.0万个,比年末增长.2%,增速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增速26个百分点。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物流运输系统更为高效,铁路、管道运输费用占比均有提高,而相对费率较高的道路运输的比率有所下降,显示当前运输费用结构更趋合理。但面对物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绿色环保压力以及土地资源紧张等现状,近年来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递减速度放缓甚至出现回升趋势。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兴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物流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快速发展,驱动物流逐步实现全产业链条场景数字化、全要素互联以及自动化决策;二是智能硬件在物流领域应用广泛。智能终端、智能设备、无人机、自动化设备等硬件应用于物流作业过程,缓解了劳动力需求问题,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三是智能物流创新市场蓬勃发展。智慧物流的技术与模式不断地更新与迭代,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在不断的推进物流创新,创新的物流线上平台与线下运营相辅相成,正在成为智慧物流变革的重要力量。为降本增效,智慧物流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也随之加快,尤其是运输、分拣、仓储、系统平台等领域的物流科技产品在具体场景中纷纷落地实现应用,典型案例有北京亚一智慧物流园区、天津港智慧港口、美团城市智能即时配送系统等。
以北京亚一智慧物流园区为例,该园区为-年京东物流利用5G技术在智慧物流领域的深度应用建设而成的,主要通过利用室内和室外基站,室内基带处理单元、移动边缘计算、传输、核心网、运营运维平台等智能网络技术和资源,组成了端到端的5G物流无线网络,以实现园区内部的人、车、物的实时大数据融合,将传统的物流园区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数字化的形式一方面有助于管理者更加高效准确地了解园区内部各项要素的运营状况,另一方面则利用算法实现园区内部的各项资源的协同调动,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及各类突发状况进行适时调整,增加了园区的应急响应能力。智慧物流园区通过5G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全面提升了智慧物流园区内部的管理能力,实现了主动型智能管理。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智慧物流进一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
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世界贸易格局逐渐转变;电子商务催生的新消费零售市场碎片化、个性化消费场景也在逐步增加。物流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也推动物流行业向效率优化、质量提升与服务升级方向的变革。智慧物流将供应链与产业链相互融合,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运储、商贸及金融的一体化运作,对进一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而言不仅可以改善物流业整体发展环境、促进制造业发展,还可以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分散市场、替代紧缺人力、满足个性需求、创造绿色生态。
数据来源:京东物流,赛迪顾问整理
推进智慧物流发展,各行业面临新变革
传统物流行业具备较为丰富的仓储、运力资源等线下基础设施和稳定的客户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业务网络与客户关系,更迅速地启动和扩展各类业务活动,但同时,传统物流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例如数字化建设以及数据赋能业务、实现内部跨部门协作与资源整合、客户体验、运营能力与支持职能的数字化等要求。除此之外,互联网基因和科技创新能力是传统行业的天然短板,而由于传统企业的业务链条已部分地固化,自建或联合数字化创业公司,为人员和系统注入新活力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路径。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技行业正重新定义信息与数据的联通和传递方式,深刻影响着物流业务链条的各环节。这些科技手段不仅助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甚至影响业务的底层逻辑进而重构行业价值链,新技术不断反向创造需求与价值,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能。传统物流行业与新兴技术行业跨组织之间的深度协同,既包括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也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全部物流活动,都对传统与新兴行业提出了成本可控条件下,各方参与的高效分工协作的新需求。
年1月5日,山东临沂国际陆港智慧物流园。通过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快递分拣效率和准确率大幅提高。(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智慧物流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目前智慧物流仍然存在体系、结构、能力与快速变化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智慧物流产业链缺乏全局化的规划布局,交通运输、仓储、配送、快递、信息等物流资源处于分割状态,服务能力仍然较弱,协同不足。数字化浪潮下物流业数字化转型缓慢,传统物流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专业型、综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后续智慧物流的新业态与变革所需的人才力量难以匹配满足。
整合全渠道资源,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对供应链管理与优化,整合全渠道线上线下资源,发展服务于全链条的智慧物流规划与服务能力,构建上下游纵向产业协同体系,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并朝着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是物流行业提升行业价值,实现全行业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
加快数字化进程,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物流企业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时通过高级分析获得实际收益。尚未完全实现数字化的物流企业,可使用现成的工具或者设计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以业聚人,打造人才矩阵
建议物流企业多渠道培养综合型智慧物流人才模式,注重多产业交叉的人才聚集,除传统物流层面信息人才外,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当前和未来产业链条上关键技术与环节上进行人才储备,提升智慧物流产业链的活力。
洞悉环境动向,识别创新机遇
物流企业必须洞悉业务环境动向,识别潜在的创新机遇。让创新成果带来切实成效,做到节约成本或者增加创收,让创新项目得到培育与持续发展。物流企业除提供融资与资源支持外,还应在组织、管理模式上提供相应的支持。
智慧物流未来朝向融合化、精细化发展
智慧物流会逐渐向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供应链协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向进行融合发展。与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发展,在消费物流上提供精细化、高品质的物流服务,推动制造业物流领域的费用率逐渐下降,逐渐培育形成一批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企业,引领带动物流业制造业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创建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统计标准化体系,建立消费物流的成本评估监测体系平台,为智慧物流提供更精细化的优化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智慧物流所需的数字基础设施会首先进入集中建设期,物流互联网将加速形成,各企业注重信息技术和物流业的深入融合,推动智慧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再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平台经济重构物流与制造业产业生态体系,物流企业会加快向商业模式平台化转型,逐步形成智慧化物流生态体系。智慧物流的未来将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共享,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大型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物流枢纽等依托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进而在大宗商品物流、生产物流、消费物流、绿色物流、国际物流、应急物流等重点应用场景下降本增效、融合发展。
编辑
栾若曦
设计
大米
本文刊于《中国投资》年10月号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回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