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电动车争霸,中国风卷全球
TUhjnbcbe - 2024/6/26 17:05:00
行至“断头路”,不需要司机来回前后调整,只需手指一按,车头便可原地调转,直接“倒入”停车位。新年伊始,在科创之城深圳,比亚迪把四电机独立驱动和智能驾驶结合起来,一招炫酷的原地掉头,宣告其启动庞大的智能化布局。刚刚在单季度纯电车销量上超过特斯拉的比亚迪,如今快马加鞭切入智能化领域,开启新能源下半场竞夺,直面主要竞争对手特斯拉的优势地带,背后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自信。当前,比亚迪加速进入全球多个市场巩固销冠地位,海外工厂落子泰国、匈牙利和印度尼西亚。1月25日,比亚迪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合资企业“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举行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启动仪式。企业之间的竞赛,不仅仅是产品与技术之争,更是全球汽车产业下半场变革的机遇之争。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战略要地,新能源汽车将迎来一场系统性能源变革,已经成为各国汽车产业布局的关键落子。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万辆,创下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31.6%,占全球份额60%以上,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市场开放程度、制造水平、产业地位以及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成熟度。面对未来,势头正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抓住出海新机完善产业链布局?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发挥优势、竞逐领航?暗战跨国巨头都在争夺新能源汽车这块战略高地,中国占据世界新能源汽车60%以上市场份额,是当前主战场。在比亚迪发布智能化战略前一周,新能源汽车领域另一主要竞争者,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市场拉响了新一轮价格战,旗下车型最高降价超过1.5万元。早在年1月,特斯拉全系列降价力挽销量低迷的趋势,开启了中国车市的价格战,如今故伎重施,不仅是特斯拉对消费者的简单让利行为,也是对当下市场争夺的策略,价格战或者说阵地争夺战,已经成了车市的常态。目前,受制于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特斯拉市场份额正不断被吞噬。数据显示,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销量43.5万辆,环比下降6.7%,结束了连续五个季度的销量增长趋势;到第四季度,特斯拉被比亚迪赶超,失去了全球纯电车销量冠军宝座。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正承受压力,比亚迪、理想、埃安、小鹏等新势力不断上行,更多角逐细分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年12月,比亚迪宋超越特斯拉ModelY,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单月批发销量最高的车型,比亚迪秦的单月销量也超过了特斯拉Model3。从新能源市场占比来看,特斯拉年零售销量份额为7.8%,相比同年2月的7.8%,累计市占份额原地踏步;而广汽埃安、吉利、理想、长安都实现了市场占比的上涨,广汽埃安市占6.4%直追特斯拉。实际上,自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角力无处不在。除了中国品牌与特斯拉的激烈争夺,来自德系的宝马、奔驰、大众,日系的丰田、日产等跨国汽车巨头也都不甘示弱,相继加入这场电动化、智能化的争夺之中,从“卷价格”到“卷配置”,再到“卷服务”。目前,丰田在中国市场开启纯电、插混、油混全路线产品布局;大众的纯电系列已经实现了单车月销过万辆;宝马更是在中国市场实现了近10万辆的纯电车年销量,已成为其销量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类激烈竞争,正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典型缩影。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必争之地。欧洲、日本到年将停售新燃油车,挪威和瑞典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美国,高达亿美元的资助计划和快充电站部署,助力年零排放汽车销量达50%的目标;智利、巴西等国都在全力拥抱新能源;在中东,阿联酋将在年前将电动汽车占比提升至50%。中国本土市场与产业已经取得了先发优势。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达35.7%,乘用车市场每卖出三辆新车里就至少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而在年12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64.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万辆,增速约40%,中国将继续保持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地位,并进一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风向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从全球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优势明显,主导地位稳固,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发展上,有利于中国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比如,新一代电动汽车的最新车型基本都在中国率先推出;全球新一代汽车相关技术,也往往是在中国推出的产品中率先应用。这两个“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巩固前期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蓄力完备的产业链是中国品牌电动化抢跑的基础,更是酝酿新蝶变的底气。在广汽埃安智能生态第一工厂南面,一座建筑外立面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工厂正在作业,产品经过小型物流车,运送到仅一墙之隔的整车生产线,实现装车。年12月,这一名为“因湃”的电池工厂正式投产,满产将实现亿元产值。在广汽埃安打通能源生态产业链之际,“中国汽车第一城”广州也实现了动力电池的自研自产布局,产业链更加安全、可控。“链主”领航产业布局,快速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真实写照。比亚迪总部所在地深圳,已形成一条涵盖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基础设施、汽车后市场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规模较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拥有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涵盖整车、零部件、后市场等全链条上下游。“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这一轮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了核心支撑。”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指出,中国拥有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自主创新、供应链协同创新和供应链成本优势。“这些优势是一种产业链各环节共同构建的体系优势,它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性能、质量、价格和商业模式上领先于全球竞争对手,为中国品牌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了可能。”位于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多次刷新速度,历时两年多第万辆整车下线,而从第万辆迈向第万辆仅用时不到13个月。这背后是本土产业链供应链的持续赋能,由中国供应商参与合作研发并生产的零件正在供给全球市场。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夯实基础跨入深度参与全球竞合,在电动化换道超车的机遇下,曾经的“市场换技术”正在转变成中外合作的“反向合资”,中国车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进入了新阶段,中国技术加速走向全球。年,中国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与德国大众集团的“牵手”引发全球汽车行业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动车争霸,中国风卷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