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出路在哪里?农民的出路有多重选择,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之后才是选准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想清楚,也或许不愿说出来。按照我的思路,农民的出路只会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深山老林里面的农民,最好只留下1%以下的人口。除了自愿出去自谋生路的以外,其他人迁移出去以后,户口保留在当地,最好和留在老家的人签订一个合同,或者成立一个农民合作组织,以土地、山林、宅基地等可以流转的流动资产和不动产入股。走出去的人员,有能力提供产品销路或者直接销售的,按照一定的资金分配方式,让在老家的人有收入,离开村庄的人也有分红。这种模式可以鼓励一部分人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产业,也可以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产品得以销售到最高价格。同时也有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让家庭成员每个人都能为家乡出力并赚到钱。
二、农民最好的出路还是搞好教育,不到二十年就能培养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社会提供优质人才,同时也可以离开农村,以满足自身生活的最低需求。
三、向城镇集中。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农村只留下极少数人,而且是能够规模化经营的人才,其他人将会直接失业,没有事情干。所以,摆在农民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留在老家做新型职业农民,从事种植、养殖、加工和物流、服务等和农业息息相关的事情,要么就必须想办法积累资金,学习立足城镇的技能,早一步奠定基础。进入城市越迟,红利就越小,就业就越困难,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一直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永远都是低收入人群,这是毋容置疑的。
四,留在农村的一批人,必须学会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运行技巧,善于把握机会和制造机会,不能等着别人创造好条件才进入,步入别人的后尘。要有点子,有资金来源,有市场研发团队,切忌盲目蛮干,造成资金链断裂和致命性错误,必须要有品牌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布局和眼光,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五、农民要发展,出路在于改变小农经济思想,稳扎稳打,切忌贪大求洋,坚持多种产业齐步走的模式。一口吃不了大胖子,摸索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解决困难并走出困境,才会有曙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