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争抢物流供应链,菜鸟仍需加强仓配实力 [复制链接]

1#
在年菜鸟网络成立之初,首期目标计划在5-8年内打造遍布全国的开放式、社会化物流基础设施;过去7年,菜鸟通过加强数字建设与资本布局,不断赋能、整合物流行业,成效明显。今年疫情期间,物资运输、生活服务对物流的依赖突显,物流亦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但对于主动扛起“物流新基建”大旗的菜鸟来说,面对更加利好的市场前景,也势必会迎来更多的挑战。在6月23日菜鸟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菜鸟强调未来三年的业务仍会聚焦于物流供应链,在菜鸟业务的五大核心网络(快递、仓配、跨境、末端、农村)中,仓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业务成本、效率甚至末端的服务体验,而菜鸟若要争抢物流供应链生态,加强仓配实力成为竞争关键。仓配领域,菜鸟实力不及京东。仓配服务即仓储与配送,目前的组成形式有自建仓配、卖家仓储+第三方配送、第三方仓配,其中自建仓配的代表是京东,第三方仓配的代表则是菜鸟网络。在该领域,京东13年前就开始倾力打造,现已是行业领跑者。在仓储配置方面,京东的仓储数量为菜鸟的两倍。现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超过个仓库,包含云仓面积在内,京东物流运营管理的仓储总面积约万平方米,京东物流自建的亚洲一号是亚洲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分拣效率最高的智能化仓群;相比之下菜鸟多个仓库数量、万平方米仓库面积的配置与京东还有差距。▲根据公开数据整理,优亿制图配送时效方面,京东稳定性更强;配送服务方面,二者各有特色。据京东物流官方介绍,京东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网络已实现大陆行*区县几乎%覆盖,90%区县可以实现24小时达(次日达),超90%自营订单可以在24小时内送达(当日达),配送时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菜鸟作为社会化物流协同平台,其主要靠整合多方配送公司(如四通一达、点我达等),以大数据技术赋能配送链路、提高配送效率,其稳定性不能得到保障。在服务方面,京东物流已投入运营的28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以及超过70座不同层级的无人仓,智能管理仓群达到供应链各环节的优化效果。而菜鸟的仓配管理体系更具电商特色,针对美妆、电器、生鲜等行业特点提供单独解决方案。▲根据公开数据整理,优亿制图菜鸟加快业务扩展,增加仓配资源。为实现“全球一张网”的菜鸟网络,近期动作频频,通过投资收购以及资源整合的方式继续搭建仓配网络,欲追赶京东。全资收购心怡科技,为菜鸟积累仓配资源。阿里菜鸟在8月12号全资收购第三方电商物流供应链企业心怡科技,并在8月17日,正式并入阿里物流体系。整合旗下品牌,推出菜鸟直送。仓配可以分为落地配及即时配,一般落地配以异地配送为主,而即时配主打同城配送。在一般落地配中,菜鸟协同了通达系(中通、圆通、百世汇通、申通和韵达)提供服务,并对商家与物流商提供标准化产品和技术,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统一了电子面单,提升了行业的自动化率,并为快递行业降本增效;以及高效精准的路由分单,协助快递企业应对物流高峰期。整体来看,通达系的业务整合已相对规范,其低成本的特性是一般包裹的首选,但短板依旧是时效性以及末端服务的不统一。对此,菜鸟在同城配送领域花了不少功夫。菜鸟的同城网络过去主要由丹鸟和点我达配合而成。其中丹鸟物流是整合了东骏物流、万象物流、芝麻开门、晟邦物流四家区域性落地配公司而成的全新品牌,侧重点为同城落地配,主打本地生活物流,业务覆盖生鲜、酒饮、食品等;而点我达今年3月已被菜鸟网络全资收购,侧重在同城即时配,主打餐饮、鲜花、美妆等即时配送的物流场景,时效性更突出,可以是1小时达、2小时达。▲根据公开数据整理,优亿制图但在今年8月,丹鸟物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