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务型供应链领域的探讨,在研究完概念、发展以及趋势之后,我们需要针对服务供应链模型进行深入挖掘。因为表征文化只能决定你是否了解一个事物,但是真正能将表征打破,通过模型分析以及数学方法才是探求任何事物真理的唯一途径。
供应链SCOR全领域模型图
一、服务供应链模型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于服务供应链的模型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模型。通过建立一个包含服务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服务传递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等管理内容的通用服务供应链模型。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反映出了服务供应链的主要管理活动内容,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反映服务供应链中的成员结构。
通过以服务为节点,以工作量为缓冲,以间接服务供应商,直接服务供应商,整合服务集成商和最终客户为主体,建立了包括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技能管理、服务传递管理等主要活动,融合实体流和信息流的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经典模型的不足,但是该模型是以电子制造服务业为背景建立,目前存在行业适用性限制,通用性有待考证。另外,国内的一些学者针对不同服务行业,结合行业特性提出了服务供应链模型。例如,通过归纳物流服务新观念,提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链结构;利用需求和反馈作为研究主线,提出了物业服务供应链机构模型;在国际港口供应链领域,也有以港口为核心企业建立的港口供应链结构模型。
二、服务供应链应用现状分析
(1)物业管理问题
居住物业服务是为保证居住物业的使用正常,以满足使用者各种居住需求为目的的有偿性、专业性的委托服务。我国的居住物业服务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房地产综合开发以及住房商品化的推行而得以快速发展。尽管如此,物业服务在实际运作中却问题频发,比如由于业主新需求,物业服务商未能进行快速响应,造成供需结构矛盾;又如物业服务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和关联产业较多,公共关系复杂,物业服务对此协调乏力;还包括物业服务缺乏规范性,服务质量差,服务收费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用服务供应链思想整合物业服务:把物业服务部分业务外包,以降低成本,加快响应速度;将物业服务与关联产业及公共关系部门进行有效集成,以加强信息沟通,提高协调能力;整合服务供应链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2)排队问题
近年来,随着银行营业厅、工商、税务、电信、航空、医院、办证大厅等服务行业业务种类的增加及服务量的增大,多窗口类别的服务往往让人无所适从,嘈杂无序的排队,长时间的站立等待排队,不仅使顾客的心情变的烦躁不安,同时使整个营业场所变的混乱,也使服务人员的办公效率受到影响。如何解决长久以来的枯燥的排队问题,提高窗口的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一个轻松的个性化的窗口环境,且“安全并一对一”的服务,就显得有为重要。因此排队叫号系统应运而生,不用成堆的人拥挤在窗口,只需要用手在排队叫号机面板上用手轻轻一点,一张号票马上吐出来,上面印有号码、在你前面的等候人数等信息,人们拿到号票后,便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休息等候,等待服务窗口上方的电子显示屏叫号。这使嘈杂混乱变的轻松有序,客户心情轻松、服务效率提高,同时创建新的优秀的企业形象。
三、服务供应链体系架构拆解
参照昨天文章中关于对服务型供应链体系结构的分析方法,提出服务供应链体系结构包括理论基础、供应链成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服务供应链的理论基础包括服务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部分。服务供应链的成员包括服务供应商、服务集成商和最终用户。服务供应链的管理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系统总成本。下面菁芃将从服务供应链的逻辑结构逐一分析。
首先,服务供应链的设计从整体角度勾画企业蓝图,是一种扩展的企业模型。它不仅包括服务流系统,还包括组织、信息和价值传递。不同类型的服务对供应链设计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顾客参与程度高的服务(旅游服务)和顾客参与程度低的服务(物流服务),对供应链提出的要求就不同。前者强调顾客感知的重要性,而后者则更注重准时和便利。服务供应链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服务传递过程、服务设施、服务地点、服务能力、服务情境、质量保障和信息收集等。
其次,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伙伴关系是指服务供应链成员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供货利益的协议关系。由于服务的易失性,导致服务供应链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选择良好的合作伙伴对于提高服务供应链的稳健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供应商选择基本方法包括:线性加权法、层次分析法、数学规划法、作业成本法、数据包络法、模糊评价法、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等。这些方法都是制造供应链供应商选择的主要方法,在借鉴到服务供应链时应该注意评价指标的设计要适合服务的属性。可参考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服务体系结构分析。如下图所示。
再次,服务供应链在实施和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关键流程进行管理。这些流程包括信息流、服务能力、需求、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服务传递和现金流等。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以及生产消费同时发生等特性使得服务流程管理面临新的课题。比如服务能力管理就是要解决服务商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供应商的服务能力来向顾客提供无差异服务的问题;再如,服务传递管理包含服务质量如何监督的问题,因此服务质量的评价则是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集成技术一直是供应链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一种是智能技术,其重要性在服务供应链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服务供应链的集成技术包括信息集成和服务流程集成。在服务供应链中,集成化的信息可以对服务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控制,并且通过对需求不确定性的预见可增加快速响应能力,或降低服务成本。而服务流程的集成对于提高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以及对节点企业进行协调与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链集成框架如下图所示。
最后,服务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纬度、评价方法选择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服务供应链评价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何根据不同的评价纬度,科学选择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成为将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前期研究阶段,借助产品供应链评价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应该注意两者之间的差别,切不可照单全收。另外,由于服务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形成的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形态和运作方式也可能多样共存,进行评价时应注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四、结语
服务供应链将整个服务过程整合起来实施基于客户价值的管理,有助于把握客户需求,做出及时响应,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当然,在发展之初服务供应链理论仍有其不完善之处,将来可做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如前面提到的服务供应链实施的几部分内容,均有待深入研究。另外,作为一种先进的服务运营模式,服务供应链不但应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更应该引起企业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