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惊喜有ldquo物流供应链管理专 [复制链接]

1#

近日,收到同行转发的消息,国内新增7所大学开设了“供应链管理”专业,以便实现国家到年要培育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的目标。笔者按“行业相关度、学校整体实力、成立时间”三个要素排序整理了这7所国内大学的情况分享给大家(限于时间,国外大学的此专业情况,下次发布),并用采购供应链模型解读了教育产业链---是类比,不是等同。最后给出结论“为什么大学没有真正的采购管理专业”(某知名高校曾推出首席采购官课程,结果课程内容安排的全是物流方面的内容。)

曾经有朋友咨询但当时笔者并未研究过,回复时仅是“国内大学有物流专业,但好像没有采购专业”。现在,若谁家有孩已长成,要进大学,想学热门管理专业(非技术型),不妨看看这些新增的、有国家战略、国家目标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以及相应的学校吧。

注:以上两截图内学校的信息若无法直接看清,可单击图片,然后放大阅读。

从专业设立涉及的学校范围,可以看出国家(大BOSS老板)的良苦用心(供应商选择与开发策略)---新增供应链管理专业分布在不同地域又属经济相对发达地区(“2所部级直辖市院校,4所省级,1所直辖市的”);综合类、财经类、师范类、理工类各大学类型又均有函盖;有历史悠久的大学,也有新兴创新型大学。这使得各大学在供应链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可以各有特色,满足国家全方位培养未来供应链全产业所需人才的需要。

比如,如果想做供应链金融的,最好学中央财大的供应链管理专业;想做航运供应链的,最好学上海海事大学的供应链管理专业;想快速出国深造的,可以选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供应链管理专业;想学了马上创业的,可以选营口理工学院的供应链管理专业。

国家教育部(负责教育品类的大sourcing)应市场需求,开发了7家(“新供应商”)大学,buyer(买方)和user(使用方)就是学生家长和学生(读大学需要付费的)啦。学生读完,进入供应链产业工作,用人单位给学生支付工资(购买学生的知识型劳动力),是教学供应链的上游终端客户。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供应链就是如此。为了培养出终端客户满意的大学生人才,现在的高校已经增加了各种软技能的课程,帮助大学生们提前准备进入社会。

备注:合肥学院的前身之一合肥联合大学曾经接受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援建,采取过为当时国家与部委所属的电力、金融、税务等单位定向培养大学生的模式(特色办校教学),这属于“员工培养”外包,即用人单位自己不培养,付大学钱委托给大学培养,学生毕业时如果用人单位觉得不合格,还会退回给学校的。

大学里没有真正的采购专业,未来也不会有这个专业的教研。因为“采购”是可教无法习的学问。为什么?“购”是秘密,它要“财力”的支持。同等财力水平的企业,他们的采购技术与管理可以相互“学”与“习”,而不可同日而语两个级别的同行企业甲和乙,即使甲的采购管理理念再先进、方法再有效,对乙来说,都会是“甲说甲的,乙买乙的”。换言之,甲企业优秀的采购高级管理人员去到乙企业同样做采购管理人员,原来在甲的做法到了乙,就不好使!

这真是一个惊喜!采购居然是无法学术研究的学问,只能拆分成不同的模块进行学术研究。

于是,生活中的“采购”,个人决策是必须的;而企业中的“采购”,集体决策是必须的。

天下没有无能的sourcing,只有“有限格局的老板”!

点击“阅读原文”涨知识、有好物。

感谢您宝贵的阅读时间并参与投票,本文观点完全原创,相关数据来自调查。人人都是自己的CPO,用CPO思维让自己活得更好!

感谢文末右下角点“看一看”转发文章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