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766939.html编者按:
在无数次“重启”中,年终于要过去了。
“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作为数字化转型元年,科技创新成为最没有争议的共识。
新的一年即将开启,数字化转型的列车整装待发,还等什么,来不及解释了!
导语
年是前无古人的一年,也是开启未来的一年。11月25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在第15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上致开幕辞,回顾年,展望未来5-10年发展趋势,做出了收官总结和前瞻预判。刘松演讲现场视频
01
年收官复盘
年注定是21世纪一个分水岭之年,而这一年还剩下25天,在今年的1月1号,没有人会想到年的剧本如此的起伏跌宕,从世界格局到还在延伸的疫情,到数字化浪潮、数字化变革的兴起,这几点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一年里面四个季度四个不同的形态,借此机会也分享一下数字技术对于中小企业、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作用到底是什么。
一季度关键词:
疫情应对
一季度的关键词是疫情应对。中国在上半年三四月份之前,基本上是在一个紧张抗疫的过程中,从春节开始我就开始加班加点参加培训班——借助数字化大数据技术应对疫情的企业家培训班,2月份是一个密集的抗疫阶段,健康码开始在杭州问世并推向全国。在阿里的整个数字平台上,从1月份到2月份,借助国际物流,在高峰期从海外进口了超过万个口罩。后来这些数字平台又反向把中国制造,比如湖北、江西生产的口罩呼吸机,通过国际的通道运到全世界。数字平台在今年一季度,充分体现了平时是一个商业基础设施,但在疫情这种突发事件下,变成一种社会化基础设施所彰显出来的重大价值。在2月份高峰期,超过万家中小企业通过钉钉协作办公,开视频会议。在二三月份的时候有1.5亿学生通过钉钉上学,数字平台、数字技术对于上班族、上学族在春节到3月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一季度我自己也开始做一些直播活动,主要是面向传统企业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因为那个时候还不能开店,已经开始有些品牌商和门店通过线上做营销。
二季度关键词:
复工复产、新基建、后浪
到了二季度,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复工复产,4-6月虽然有像北京的新发地的局部疫情,但是由于整个社会系统性科技抗疫的布局,借助现代的数字技术,在处理局部疫情时非常精准,中国在二季度的时候已经能够控制住疫情,并且开始解决复产复工的问题。二季度是中小企业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因为大家一季度时觉得疫情很快会过去,但后来疫情逐步延伸。有非常多的企业家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数字化的技术能否帮助渡过难关?首先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2月份的时候是招不到工人,3月份是没有订单,还有产业链上下游的问题。阿里在此期间通过互联网模式创造了类似于共享员工的一种方式,盒马可以用到苏宁的一线员工,通过数字化的方法解决了关键资源配置。互联网对于幅员辽阔、行业众多的中国社会,在疫情期间的资源调配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二季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新基建概念的提出,阿里也参与了发改委对新基建理念的定义,作为一个技术公司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见解。新基建极大程度上为全中国的资源、资本和全社会的意识,提供新技术的强支撑。新基建是一个基础设施的概念,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升级。阿里也参与了上云用数赋智这一行动计划,开始跟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协作,对于服务行业、流通行业,各种实体经济里面的中小企业,如何用一个更低门槛、更加易用的方式使用新科技。我有一个企业家朋友贾伟,是洛可可设计公司的董事长,在四五月份的时候设计需求大增,当时日本的一家银行找洛可可做一个大型设计项目,贾伟说你就直接下载一个洛普惠APP,自己就可以完成。大家可以在手机上试一下,洛普惠里有很多选项,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一个设计。两年前洛可可就开始用云计算和钉钉转型,今天你可以搜索洛普惠这个应用,做一个全套的企业logo设计只需要花10块钱,用10秒钟的时间,借助数据+智能将视觉设计要素全部在云端汇聚,通过达摩院的图像识别技术自动生成。这才是中小企业真正想要的东西,阿里巴巴希望借助新基建基础设施把技术门槛降低,不只是降低购买成本,也降低技能成本,通过一个生态,和中小商业企业联合会更深入地合作。第二季度还有一些词开始引现,并且影响未来,比如“后浪”。在座的企业家都会去思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交叉汇聚的分水岭之年,未来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获客模式到底是怎样?答案一方面在新基建,在管理经营模式的变革,还有一方面就是对新人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