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供应链金融干货大全 [复制链接]

1#

文章来源:中财城市基金

在整个供应链中强势企业为控制成本,必然占压供应链条上弱势企业的资金,导致供应链上的资金流动性不足,使得这些企业出现大量的预付账款、存货占压资金、应收账款等。供应链金融以供应链为基础,将传统的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统一起来,盘活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根据供应链企业的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

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的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将资金流有效整合到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既为供应链各环节企业提供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

供应链金融场景从参与者身份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卖方场景、买方场景、物流运输场景。

第一:卖方场景

买方相对比较强势,或者卖方货物急需出手,交易通过赊销进行。卖方的是各类票据或者应收账款。票据,常见的有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

卖方需要流动性(需要融资),可以通过持有的各类票据贴现,或者应收账款保理,这样的模式就是一个最基础的票据融资模式。

第二:买方场景

卖方相对比较强势,买方无钱进货,需要赊账,赊购的方式很多,比如比较常见的方式有保兑仓、预付款融资、订单融资、回购担保融资,都属于最基础的保兑仓类的买方融资模式。

这类融资,依赖的是整个供应链的自偿性,进货后加工出售后,偿付之前的借款,这是贸易(交易)自身的信用。

第三:物流金融

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只要手中有存货,就可以通过质押获得现金。

这样的模式依赖的是物品的实物信用,即这个质押品是足值的,可变现可流通的,权属是清晰的,这样的模式就是物流金融模式。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最为常见,通常为重资产行业企业,依托自身对产业链上下游较强的控制力度,例如汽车、重工机械,采用“M+1+N”模式。金融机构出于对核心企业资信的认可向供应链上下游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为主导模式逐步成熟。我们将其称之为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其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为企业提供包括通过、结汇、物流、退税、资金融通等业务。这种模式下,对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依赖供应链服务商的业务整合能力以及其资信能力,怡亚通是这种模式的代表。现在部分贸易企业、物流企业介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这个模式中,也就是说有可能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企业是多种角色的重合。

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新趋势,例如,蚂蚁金服/支付宝主要是利用阿里生态圈中完善的电商销售、物流服务信息,成为一个现金流闭环的体系。能够实现监督其交易背景的真实性,资金流向的确定性、实现操作的封闭性以及资金的自偿性。这种模式下,没有核心企业,也没有货物的质押过程。资金方依据中小微企业的在阿里网络的采购体系、资金流体系综合分析,提供资金服务,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基于供应链体系拓展的金融服务。着重点在于电商平台的采购、运输、销售、资金体系是否具有完整性。

主体资质分析特指行为主体的资源能力,以及在行业或领域中的地位。主体资质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经营资源和能力,包括企业抵抗行业变动和伴随其风险的能力,如果融资方能力有限,融资总量大,或者是融资周期过长,就伴随高风险。

如果从供应链金融的主导者角度,供应链金融主体资质还涉及供应链金融不同参与者的能力,包含平台服务商是否具有信息整合、管理和沟通的能力,综合风险管理者是否具备链接各方利益,严谨的供应链金融流程设计,管理、控制交易及物流过程,管理风险的能力。

供应链金融活动中,金融产生的基础是供应链运营中的真实贸易过程和物流过程,不是完全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但是财务状况分析也是必要的,包括分析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及盈利能力。需要对客户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企业的资产构成,明确各资产的流动性状况,特别是流动资产的构成状况,分析企业各种资产的流动性是否满足企业正常经营的需求。如果出现资产不能满足流动性要求,或者融资资金总量和周期超越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程度,企业的财务表现大大超过了行业平均业绩或利润率,则需要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