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系统是实现生产计划准时化的一种特有的手段。它经过了多年的改善和探索,现在已逐步完善,现在的生产工厂作为一种彻底追求生产过程合理性、高效性和灵活性的生产管理技术,已逐渐被世界众多的企业所应用。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一些企业曾简单地模仿传统看板,未见成效,而现今一些企业搞看板管理吋,又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时候我们往往会把这些问题误认为是看板的原因。其实这也是没有真正看透看板的思想,未掌握其方法。事实上,看板是一种指令、一种凭证、一种信息,要实现准时化生产,在借鉴的同时,我们想要上看板系统就要对看板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研究,针对本企业特点,建立适合的看板管理系统。但在国内却一直没受到重视,想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过为简单——与大多管理方法不同,这是管理方法么?
2.小团队使用——组织再变大,小团队管理是问题么?
3.缺乏目标结果导向——团队是否是在受到导向的控制,跑偏没有?
为什么看板是被“低估”了呢?本文将从以下几点为大家介绍:
1.看板的起源
2.看板的使用
3.看板的功能
4.看板的管理原理
1.看板的起源
看板在制造业较为常用也有很长的历史,在软件行业算是比较新的方法。年前,在福特汽车的大规模生产线上,从产品线的设计,从工序的设计,体现了管理的价值。通过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汽车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汽车推动了整个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快速发展,当时最为突出的就是丰田制造。他们发明了更为有效的生产管理系统。这种管理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对价值流的控制方法--精益。在这过程中,丰田发明了一个工具就是——看板。看板就是用一块板来传递和控制生产环节,其核心理念就是杜绝浪费,提高效率。
(1)、诞生看板是从超市启发得出的(只从客人需要的品物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量分配)的超市。
一方面客人何时、买什么都可以的前提下超市准备好货物成立从这样的考虑方法。
因此客人买了多少什么、以此实绩为基础补充被买物品到店的超市的做法
在看板方法在制造业发展的几十年,与现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帮助现在的产品线进行管理控制。看板方法成为精益理念的重用工具。
后补充考虑方法
从超市设计得出的看板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理念
“只制作在需要时间需要量的需要物品”
被称为为实现合理理想的工具。
看板来自日语“看板”,カンバン,日语罗马拼写:Kanban。在看板标示系统中常将塑料或纸制成薄板,将产品名称及数量写于其上。看板在生产线上分为两类:领取看板和生产看板,旨在传达的信息是:“何物,何时,生产多少数量,以何方式生产、搬运”。看板的具体信息包括:零件号码、品名、制造编号、容器形式、容器容量、发出看板编号、移往地点等信息。
2.看板的使用
看板的种类
?领取看板???领取到货指示
?管理看板???生产管理指示
?临时看板 ???临时使用
(异常停工等待、提前生产等,暂时发行运用)
3.看板的功能
1、生产、搬运的指示信息
2、目视管理的工具
①造控制生产过剩
不生产和搬运没有看板的东西
②验知工位的延迟开展
看板没有?作业进行
看板滞留?作业延迟
3、工位作业改善的道具
4.看板的管理原理
看板的运用(6大规则)
1、不合格品不流向后道工序
2、后工序来领取
3、后工序只生产被领取的量
4、无看板时,不生产、不搬运
5、看板必须随现物
6、看板的收容数量要和实际数量一致
看板循环周期
课程信息:
一、『供应链物流机巧改善研习社』学习社团说明
『供应链物流机巧改善研习社』(以下简称学习群)是付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