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6日,年家居供应链定制、软体类物流标准及模式创新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家居物流分会和红星美凯龙家居股份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星和宅配家居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会议聚焦软体与定制品类家具,结合品牌工厂实际管理中的标准和经验,明确了软体与定制品类家具的物流标准框架。通过欧派干仓配一体化模式案例分享与研讨,共同探索大型工厂的供应链物流管理解决方案。GS1编码是全球通用的商务语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专家对编码方案、申请使用及家居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的培训分享。
家居供应链定制、软体类物流标准及模式创新研讨会现场
家居供应链定制、软体类物流标准及模式创新研讨会现场
家居供应链定制、软体类物流标准及模式创新研讨会现场
多位行业专家、家居品牌代表、家居物流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的讨论,与会嘉宾包括: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燕、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行业部主任李忠良、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行业部主管李小昂、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家居物流分会秘书长肖立、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研究员/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托盘分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吴菁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应用推广部专家于颖、太原市商务局总经济师李权、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家居物流分会会长/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贤、上海星和宅配家居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贾桢、上海星和宅配家居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吴伟以及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中心总监吴岳、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东亚区运输业务发展总经理金臣佳等30余名品牌家居企业代表。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李燕发表讲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按照适用范围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李燕表示,团体标准的灵活性更强,能快速响应市场和创新需要,但也需起到引领行业的表率和自律作用,应当高于行标、国标。而家居物流标准制定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上下游的一致性。
集思广益:立足实际,物流标准框架搭建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行业部主任李忠良主持物流标准研讨
斯可馨
郝小宝
井松科技
姚志坚
宜家
金臣佳
北科大
吴菁芃
爱室丽
段运金
玛格定制
沈江波
欧琳
崔峰
星和宅配
吴伟
芝华仕
*丹红
穗宝
江浩
斯林百兰
张同春
太子家居
熊丽丽
中鲁全智
郭海*
井松科技
李元昌
星和宅配
周琦
星和宅配
安瑞
中鲁全智
薛七莲
诗尼曼
李国臣
百强
耿佳
金牌橱柜
林加本
史丹利
刘红伟
欧派
吴岳
中仓协
李小昂
星和宅配
贾桢
顺丰速运
陈婷婷
标准的制定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既要立足实际,又要符合国家规定流程。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行业部主任李忠良向大家介绍了标准制定的流程和软体和定制品类的物流标准草案。各品牌工厂代表结合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点与痛点,就中间成本、时间效率、品牌价值、单元化、可持续发展、包装标识、安全、货损、信息化、标准的落地执行等方面对标准草案提出了调整与补充意见。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家居物流分会会长/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贤发表讲话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家居物流分会会长/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贤就标准的目的、定义以及方法论做分享。1)随着粗放型经济逐渐转向集约型经济,效率和品质是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主题词。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既要照顾现实,又要高于现实。2)标准是现行实际的最大公约数,同时需要解决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问题。标准不仅要满足于现实需要,还要带有前瞻性的设计。3)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有辩证的思维方式,兼顾现实与未来、成本与可持续、标品与个性化,搭建整体框架的同时解决现实中紧急且重要的问题。此外,标准制定除了要有专家研讨外,还要注意“走出去”,适当借鉴欧美企业成熟的经验,以及利用网络大数据做信息分析,这样的标准制定才能快而全。
大型工厂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模式分析
欧派物流中心总监吴岳分享干仓配一体化模式案例
工厂是流通环节的起点,在供应链环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行业标准化的主要诉求者之一。欧派物流中心总监吴岳向我们做了项目案例分享。从物流现状中存在的中转次数多、破损多、不齐套等问题出发,欧派与星和宅配联手打造干仓配一体化模式,通过减少中转和专业的仓配管理降低了运损,减少制造齐套压力,也提升了终端服务品质。吴总表示最初基于改善运损的解决方案收获了意外的惊喜,但也面对着意料之中的挑战,欧派将协同承运商全流程持续改进,坚定不移地推行干仓配模式变革。
供应链中的大型工厂物流模式讨论现场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李燕主持研讨
干仓配模式的现实意义引起了各个品牌代表的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