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物流供应链行业研究评审要点及授信策略建 [复制链接]

1#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摘要

近年随着金融科技发展,日渐成熟的智能仓储及监控、电子合同签章及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过去银行在风控端的痛点正在逐步被解决,交易银行已经被视为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物流供应链企业作为流通领域核心企业,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首选服务对象。本部分对物流供应链上市公司及相关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主要竞争力进行研究。

一、银行产品在物流供应链的具体应用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物流供应链在控制成本、降低库存、分散风险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重视。近年随着金融科技发展,日渐成熟的智能仓储及监控、电子合同签章及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过去银行在风控端的痛点正在逐步被解决,交易银行已经被视为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其中又以供应链金融最为显著。叠加国家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策端强力支持,以及国内中小企业较大的市场融资缺口,多家银行也纷纷推出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物流供应链企业作为流通领域核心企业,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首选服务对象。

(一)物流供应链企业是交易银行主要服务对象

交易银行[1]将企业的交易数据作为基础,打通银行结算和融资两大业务,目前以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主。物流供应链企业作为产业核心企业,是交易银行主要服务对象之一。交易银行是一种基于交易场景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改变了以往银行公司业务部门单打独斗模式,整合了传统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票据业务、供应链金融、对公电子渠道、技术服务支持等多个业务模块,实现了对企业客户单一窗口的多维度服务。交易银行服务涵盖了企业除直接融资以外的绝大部分金融需求,服务方案贴合企业日常交易结算需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的金融科技发展,交易银行可以通过实时获取企业的交易数据,将企业的交易数据作为基础,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通过分析企业交易行为,为企业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物流供应链企业是产业核心企业,具备交易银行要求的交易场景化,在智能化和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也走在行业前列,是交易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国内设置交易银行总部级架构的银行已经逐步打造以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为主线的交易银行产品体系,但目前仍以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主。

[1]交易银行是指商业银行面向企业客户,针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采购销售等交易行为而提供的银行服务,具体包括采购销售过程中的收付款服务和针对贸易过程的融资服务。

(二)物流供应链相关金融服务

银行对物流供应链企业的供应链业务,按照核心企业不同,可以划分为物流供应链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和物流供应链企业本身的金融服务。其中物流供应链企业本身的金融服务,核心企业是物流供应链企业的上游或下游企业。

1、物流供应链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由于赊销已成为交易的主流方式,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供应商,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又会直接导致后续环节的停滞,甚至出现“断链”。核心企业打造产业生态圈,有助于强化其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物流供应链企业作为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物流供应链企业信用和数据价值,促进资金流动效率的提升,降低融资成本,与物流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效应,以提高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整体融资成本。物流供应链企业具有能够监控仓储货物、掌握上下游客户资源及其交易数据的先天优势,针对较为优质的物流供应链企业,银行可以其为核心企业,按照交易的流程,对其上下游客户进行主动授信。年广发银行成为首家设置交易银行总部级架构的银行,目前已经打造了以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为主线的交易银行产品体系。其中供应链金融服务中主要有针对供应链上游企业的现货类融资业务和下游客户的预付款转动产抵质押授信业务。

(1)针对上游企业——现货类融资业务

银行通过与物流供应链企业合作,由物流供应链企业凭借过往交易数据情况引荐其上游客户,银行委托物流供应链企业进行货物仓储监管、专业化管理和必要时协助处置质物,对物流供应链企业上游客户提供现货类融资服务,帮助上游客户盘活存货资产。银行需要事先考察物流供应链企业一段时间内对某类产品平均交易量及最低交易量,设定该类商品质押总额,在设定的商品质押总额内对物流供应链上游客户进行现货类融资业务授信,以确保上游企业发生风险时,该物流供应链企业能够协助银行及时处置质物。

(2)针对下游客户——预付款转动产抵质押授信产品

在采购阶段,具有较强实力的供应商会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要求买方预付货款,会造成买方的日常经营活动资金占用。银行可以和物流供应链企业合作,物流供应链企业凭借过往交易数据情况引荐其该类客户,银行指定物流供应链企业作为货物仓储监管、专业化管理等企业。依托真实的商品交易,买方可以借助供应商及物流供应链企业的资信获得定向融资支持,享受优惠价降低成本,供应商也可以将应收账款转化为应收票据或现金,应收账款大幅减少,同时可以有效地扶持经销商,培育自身的销售渠道。

2、针对物流供应链企业本身的金融服务

按照货物交易[2]的流程,物流供应链企业现金流缺口主要发生在采购和销售两个阶段。在采购阶段,具有较强实力的供应商(核心企业)会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要求物流供应链企业预付款或者尽快付款,此外供应商的商品价格波动会给物流供应链企业采购带来资金缺口。在销售阶段,如果物流供应链企业面对的是具有较强实力的购货方(核心企业),货款回收期较长,也会带来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与这个过程相对应,银行针对物流供应链企业金融业务的切入点可以分为采购和销售两个阶段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2]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基于交易场景提供服务,服务型物流供应链企业不参与货物交易,对供应链金融业务需求相对较少,故本文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针对参与货物交易的交易型物流供应链和平台型物流供应链企业。

(1)采购阶段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针对交易型和平台型物流供应链企业,物流供应链企业自身具有采购或代理采购需求,若上游供应商较为强势则会要求事先支付预付款。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预付账款融资的担保基础是预付款项下物流供应链企业(也称“买方”)对供应商(也称“卖方”)的提货权,或提货权实现后通过发货、运输等环节形成的在途存货和库存存货。提货权融资的情况如担保提货(或保兑仓),这是指物流供应链企业通过银行融资向供应商支付预付款,供应商收妥后即出具提货单,物流供应链企业再将提货单质押给银行,之后物流供应链企业以分次向银行打款方式分次提货。对销售状况好的企业,存货积压较少,因此融资的主要需求产生于等待供应商排产及货物的在途周期。这种情况下,如果买方承运,银行一般会指定仓库等方式控制物流环节,并形成在途库存质押;如果卖方承运,则仍是提货权质押。

(2)销售阶段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指的是卖方将赊销项下的未到期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为卖方提供融资的业务模式。基于供应链的应收账款融资,一般是为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融资。对于物流供应链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物流供应链企业、核心企业(下游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参与此融资过程,核心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作用,一旦物流供应链企业出现问题,核心企业将承担弥补金融机构损失的责任;金融机构在同意向物流供应链企业提供贷款前,仍然要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只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