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编者按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展示出了强大的能力,维护了我国产品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和地位,而在国际化征程之中,国际物流体系的支撑作用必不可少。
那么,疫情下,国际物流存在哪些“危”与“机”呢?
以下,enjoy:
1
疫情下的国际物流
有的战略调整,有的收获红利
丁海江
瑞尔国际物流公司总经理
长江商学院东盟1期、EMBA26期学员
丁海江:海外 略调整
瑞尔国际物流主要做海外的物资出口,包括运输和贸易。
“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做了反思,如果疫情再来一次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对此,瑞尔物流做了战略调整。
第一,稳定人心,提出不降薪不裁员策略。同时把去年计划用于投资的资金储备下来。
第二,实行共享员工计划。因为进口、出口、空运、海运等业务会随着时间波动。比如有些防疫物资,刚开始进口多,后来出口多,可以根据实际业务情况,把部门打乱,哪里需要去哪里,实现人员充分合理利用。
第三,根据不同情况,成立很多项目组。比如防疫物资,除了需要运输之外,还需要国外销售,于是成立了销售团队。再比如包机项目,量非常大,为了处理地盘代理和当地海关、机组人员、地面地形人员的关系,专门成立了包机项目组。针对不同产品,不同业务,业务之间的变化,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来应对。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瑞尔物流能迅速对各种国际物流项目做出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吴远杨
广东粤安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
长江商学院东盟1期学员
吴远杨:国内市场开始复苏
粤安航运是从事国际航运跟国内航运的一家公司,船种以观赏货船和重大件运输船为主,船型从5千吨到7万吨不等,主要航行的区域是欧洲、东南亚、国内沿海。
新冠疫情对航运业影响比较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疫情影响,一些工厂停工停产,运输需求减少,运量减少,运费下降。秦皇岛到广州的运输单价从原来的40元/吨跌至最低15元/吨,这对很多单运航运公司来说打击较大。全行业处于一个比较惨淡的现状。
第二,由于疫情原因,连续工作几个月的船员上不了岸,换不了岗,情绪低落。
吴远扬提出,随着世界经济*策的出台,国内市场会在下半年开始复苏,有望达到去年的水平,甚至更好。但是国际市场的形势非常不确定,国际航运依然处于低迷状态。
邓剑江
中易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供应链信息化分会副会长
长江商学院东盟1期学员
邓剑江:工业物流迎来红利
中易主要做工业物流,包括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的运输和服务。
今年疫情对公司影响不是太大,因为疫情期间电力需要保证,反而让公司的业务量上涨了。
邓剑江在分享中提到,今年中易的业务以铁路集装箱为主,“一带一路”到欧洲的集装箱策略也是他们参与策划的,今年因为航空运输的跌落,中国铁路集装箱的订单量创历史新高。
目前中国到欧洲的货源基本上是以中国班列为主,铁道部也把“一带一路”的中国班列充分利用起来,不仅仅去程重载率做到了96%,回程的也做到了90%以上。铁路集装箱运输在全球封闭状态下是占优势的。
他总结:“每个行业不一样,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机会,借此机会我们要把公司的组织架构跟未来的战略结构重新做一些调整,同时对人力资源进行一些补充。”
2
全球化下的物流市场
适度控制规模,提高抗风险能力
如今全球化是非常热的话题。尤其是疫情发生以后,西方国家供应链受阻,物资紧缺。
吴远杨强调说,这个问题肯定是需要反思的,未来各国必然会建立自己的生产体系,贸易量的下降必然导致运量的减少。而中国与东南亚区域会产生一个自由贸易期,以后我们跟东南亚之间的贸易往来将会更加紧密。这些对于我国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
他还建议,对于国际物流来说,首先要适度控制运输团队的规模,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运输模式和工具。其次,物流在整个供应链的概念里,就是实现上下游的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以前在全球化阶段,有非常多的运输需求,不太需要考虑生产的计划性。随着全球化的萎缩,物流行业应该抛弃这种格局了。
最重要的是,企业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以航运为例,一条船成本就好几个亿,加上每个月的人力成本、维护费用,面对巨大的财务压力,必须提高航运风险的监控能力。
丁海江则表示:“谈到全球化,各国经济肯定会因疫情下滑,但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化的地位不可撼动,中国对外贸易输出势不可挡,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会有中国人这么勤奋,这么敬业。”
3
后疫情时代的企业管理
战略迅速调整,不断总结反思
疫情全球化背景下,虽然存在着一些机遇,但全球贸易量整体降低。面对贸易寒冬,企业在管理上可以做哪些调整?
邓剑江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抓内部管理,尤其是对人才的招聘和培养。邓剑江说,他们公司大部分的管理层都是通过朋友、猎头等渠道招进来的,组成的管理团队非常优秀。
第二,公司战略的迅速调整。例如当你判断疫情发生的时候,防疫物资要怎么出去?海运太慢,只有空运,那么就提前和一些包机公司合作,提前做好战略部署。
第三,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前段时间的工作有没有达到目的?有什么失误?下一步怎么调整?通过不断调整和突破,企业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未来。
有专家预言:智慧物流理念的引入,将引爆一场全球物流大变革。中国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将成为货代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在逆境中突围的先发优势。
此次疫情,我国在国际物流中的短板与优势均体现出来了,从中我们体会到转型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更加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希望疫情过后,中国会给世界展示更加强大的国际物流能力。
?En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东盟新经济领袖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