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虎添翼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挂牌,青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半岛记者王媛

31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正式挂牌,片区位于全国唯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拥有青岛重要深水大港——前湾港,包含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等四个功能区,陆域交通发达,是青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是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生物医药、涉海金融、航运贸易服务等重点海洋产业发展的“聚集地”。高水平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通过各项政策叠加优势,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将如虎添翼,向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高速迈进。

核心竞争力,

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全省占比超20%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青岛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由年亿元增加至年亿元,年均增长17%左右。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到27.7%,比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占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0%以上。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3.7%。海洋三产比例由年的7.5:42.7:49.8变为年的3.3:53.1:43.6。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设备制造业和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四个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4.5%,占海洋经济比重60.9%,拉动海洋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

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五年来,海洋生产总值由亿元(年)增长到亿元(年),年均增长19%,海洋经济总量实现翻倍增长,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1.8%增长到33.6%,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超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6.5个百分点。在青岛对各区市海洋经济指标考核中连续五年保持各区市第一,年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全省和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1.4%、7.4%和35.5%。

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同比增长8.34%,其中,进口万吨,同比增长4.26%;出口万吨,同比增长11.01%;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同比增长0.36%。年1至5月,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同比增长12.35%;其中进口万吨,同比增长15.35%;出口万吨,同比增长10.41%;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23%。

政策东风起,

自贸试验区给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添新翼

海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要转型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自贸试验区运行后,通过各项政策叠加优势,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引进建设、产业优化提升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加快片区海洋经济发展。自贸试验区运行后,政策效应将增强对涉海市场主体和各类要素的引聚力,加速涉海高端制造、现代涉海服务业等产业项目引进与建设,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推动海洋重大项目建设。针对各项试点任务的落地落实,开展精准发力,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如加快推进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中国北方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优化提升海洋产业结构。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航运服务、国际贸易、海洋金融、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发展,能够快速提升涉海服务业发展水平和速度,进一步优化现代海洋产业结构。

促进完善口岸功能。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加快口岸空间优化,促进青岛港集团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建设,打造世界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的“青岛模式”。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航运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和提升口岸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青岛港成为东北亚集装箱中转中心,为申建自由贸易港奠定基础。

巩固搭建特色平台。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利于保税港区巩固具有传统优势的橡胶、棉花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做大做强芝麻等小宗农产品贸易,建设青岛口岸汽车公共物流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用,立足港口优势,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友好港“朋友圈”。

定下新目标,

年片区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亿元

放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与政策优势,聚焦航运物流、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涉海高端服务业等现代海洋产业,加快航运与制造、贸易、物流等产业联动发展,发展海铁联运、跨境电商、港航金融等业态,打造腹地型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产业合作枢纽、市场交易枢纽,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海洋产业基地和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

未来1-3年内,青岛片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力争运行一年后,片区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运行三年后,片区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亿元,新增注册涉海市场主体家以上;到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亿元,规模以上涉海企业达到50家。青岛前湾港货物吞吐量力争达到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标准箱,航运服务业产值达亿元。跨境电商平台年单突破万单,货值超过90亿元,打造东北亚跨境电商中心。

前景振奋,何以实现?

gt;gt;gt;打造现代智慧物流园区

依托自贸试验区国际中转、航运服务等优势,做大做强航运和港口主业。运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拓展国际贸易物流网络,发展航运物流总部经济。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青岛前湾港区南岸货运铁路,加快推进青岛前湾港自动化码头项目建设,完善海铁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与设备标准,提升多式联运链接效率。引入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物联网+AI+物流”智慧物流园区新模式,提升港区货物运输效率。

打造综合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现有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打造集电子口岸、大宗商品交易、交运仓储信息和配货交易等平台于一体的跨行业和区域的综合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集航运物流信息发布、数据交换、在线交易、跟踪追溯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充分发挥面向日韩、背靠欧亚的港口优势,加快航运物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鼓励发展跨境电商、快销等新兴的商贸物流业态。通过定向招商,引进培育唯品会等大型综合跨境电商平台项目,建设区域性电商平台及物流配送基地,打造电商物流联盟;推进青岛港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示范区。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鼓励物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等传统物流企业功能整合和业务延伸,通过战略重组、扩大经营、延伸服务领域方式向专业化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引导和鼓励大型制造业企业的物流自营机构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进而实现与母体的分离,成为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积极发展现代冷链物流产业。鼓励青岛港与冰岛怡之航扩大合作开展国际冻鱼中转业务,打造亚洲最大冷冻冷藏中转港。依托鲁海丰、远洋大亚等重点企业,组建冷链物流产业联盟,带动冷链物流产业规模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食品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组建独立核算的冷链物流公司。

建设区域性企业总部中心。重点发展全球事业部、管理型总部、营运控制总部、投资类总部、贸易结算类总部、采购销售类总部,集聚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国有企业总部、民营企业总部,建设区域性营运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中心、投资中心和营销中心,开展科研、工业设计、境内外贸易、物流、金融等业务,建设集投资、商贸、商务、研发等功能的总部经济区。

gt;gt;gt;发展现代航运金融服务业

推进以服务跨境交易为核心的金融业态集聚,开展金融业务、产品、服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

放大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功能,在开展海域使用权等要素交易的基础上,支持其试点开展国际范围船舶交易,做大海洋产权交易市场,开展涉海金融业务。

推动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航运企业等组建专业化的金融租赁、航运保险机构,大力开展船舶抵押贷款、船舶抵押贷款信托、船舶融资租赁、船舶经营性租赁、船舶出口信托等融资服务;发展船舶保险、海上货运险、保赔保险、航运再保险等保险业务。

鼓励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选择以物流企业为节点的产业链条,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担保,向上下游的中小物流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发展以动产质押为基础的物流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融资担保、存货质押、仓单质押、保兑仓、统一授信等增值服务。

gt;gt;gt;发展现代高端海洋设备制造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依据现状土地分析,将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发展前端船舶海工设计、研发服务业及关键、重要部件制造等海洋设备制造产业,抓住产业“微笑曲线”两端,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改、科技等政策支持,鼓励区域钢材加工、环保材料等企业,通过新技术引进,实现产业向海洋新材料、海洋设备制造领域拓展延伸。

实施腾笼换鸟。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围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进海工装备设计制造或者与本地船舶海工装备制造业紧密配套企业,如海洋工程用新材料、水下生产系统、船舶动力系统、电气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类企业入驻。

gt;gt;gt;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加强国际合作,建设海洋生物医药资源库和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研制平台。加快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等研发和先进医疗服务的引进,加快涉海医药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引进培育高性能诊疗设备项目,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链条。

医疗器械领域,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心血管和骨科等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企业,加快推进来易特CT配套设备、大明州医疗器械等重点项目,发展现代医疗器械产业。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开发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中高端产品。

海洋药物领域,着眼国际最新生物医药发展成果,依托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等海洋医药企业,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重点开发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海洋创新药物,研发高效低成本的海洋生物多糖和胶原蛋白等海洋生物材料。

海洋生物基因领域,依托华大基因(青岛)北方中心,搭建由基因资源组成的基础支撑平台,开展海洋生物基因、医学检测、高效农业基因等方面的研究、检测和应用,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综合性样本、资源和数据中心,建设海洋生物医药资源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