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纾解内涝痛点,福州有这个黑科技超赞 [复制链接]

1#

N海都记者罗丹凌石磊磊/文毛朝青/图

疫情防控期间,福建本地企业研发的物泊科技智慧物流平台,每天平均成交订单近1万笔,成交金额约万元;雨季到来,本地企业自主研发的“智慧水务”系统,控制福州城区近个节点,进行动态的防洪排涝;在国内外的纺织厂、矿山、电站,通过运用福建企业开发的远程控制服务平台,相关工业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生产安全……福建企业在数字经济、数字治理领域,展现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智慧水务”系统上线,助力城区水系治理

部门远程操控,智慧管理水务

住在福州晋安河畔的居民,过去常常受到内涝困扰。这两年,当暴雨或者台风来临时,积水可以迅速退去,有人说这是琴亭湖、温泉公园内湖调蓄功能的体现。其实在福州进行内河水系综合治理的同时,一套“智慧水务”系统的上线,以数字治理的方式,盘活了城区的水系。

这套系统是福建本土企业中海创科技集团研发的系统。该集团董事长陈米力介绍说,在福州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近个(条)库、湖、池、河、闸、站已经被纳入“智慧水务”系统。

河水监测系统

它能提供云巡检、水库管家以及水资源一体化调度和防洪排涝等的解决方案,为防汛抗旱、减灾防灾、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涉水业务提供服务。不论是汛期还是平日,液位、闸门、水质等数据,都在系统中实时监测。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管理部门可以在远程通过3D模拟防汛操作,最终制定防汛的决策。

陈米力说:“集团的海创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采用了全新5G技术部署,现场不需要布线,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工业现场与远程管理中心间的数据通信,实现智能机构物联网、打造数字化工业现场。目前国内外的纺织、矿山、电力等行业,都已应用了我们的海创云平台。”

工作人员演示远程操控温泉公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货车版”滴滴,节约物流成本

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企业的营收都受到影响。在莆田,福建物泊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无车承运物流平台,每天平均成交订单近1万笔,成交金额约万元。近两月来,总营业额达24亿元左右,累计营业金额达.88亿元。这些数据,让省内不少企业羡慕不已。

业内很多人把这个平台称作“货车版”滴滴打车,甚至打趣说,只要在LED大屏前动动手指,便能实现货物在全国的运输。

其实这属于一种“互联网+物流”模式,是福建物泊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智能模式,利用自主研发的科技智慧物流平台,针对铁矿石、钢铁、煤炭等大宗散货开展网络货运业务,实现货与车的无缝衔接。

工作人员介绍,以往货运信息闭塞,很多货车找不到回程的货品,要么长时间“滞留待机”,要么直接空车回程,这增加了物流成本。有了大数据分析,货主只要在指定APP上发布货物的规格、装货地、卸货地和运费等相关信息,后台便可智能匹配车辆、规划路线。“我们可以让货车在短时间内匹配到相应的回程货。”

除了智能匹配,安装在货车上的定位系统、电子感应系统、视频监控等设备也时刻为货物运输过程“保驾护航”。“我们会给驾驶员提供实时的最优路线,设定一个安全的围栏距离。发生偏离时,工作人员会打电话告知驾驶员作出调整。”上述工作人员说,当出现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问题时,系统也会及时作出反应。

新闻多看点

福建数字经济

去年达1.7万亿

去年开始,福建省推出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数(FJDEI)评价,这是由省经济信息中心牵头,联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共同开展的。指标体系从数字发展基础、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社会应用、数字治理水平和数字产业发展五个方面,评估九市一区数字经济发展状况,为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评价结果显示,福州、厦门数字经济发展领跑全省。

据福建省发改委介绍,年全省FJDEI指数达72.09,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7万亿元,增速近20%,占全省GDP比重超过40%。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编辑:悠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