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花落谁家有你的城市吗 [复制链接]

1#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东北亚夜景灯光图最近一段时间,“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名词,俨然成为了一个热词,那么首先普及一下“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由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年)》中首次提出“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在其名词解释中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表现为全国层次的中心性和一定范围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规划提到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四个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对应中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城镇密集地区,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地域,是国际交往的国家门户,同时也对所在区域(跨省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影响力。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规划并没有考虑港澳台地区。随着中国总体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也有可能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范畴。一、国家为什么要提出“国家中心城市”?进入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高速增长的中后期。城市,尤其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大的中心城市,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中的“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顶端”城市,其区域布局事关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城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中国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引领国际交流合作向纵深推进。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社会文化与科技教育等交往活动日趋频繁,故而需要首都及其若干具有国际化担当的城市与全球其它城市进行密切交流,带动我国经济、科技、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密切联系。其次,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同步发展,并推动区域的创新转型。面对新时代,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需消费增长、科技与文化创新发展、提高城市发展品质,改善城乡二元关系,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些重任需要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创新能力高的国家中心城市来承担,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更需要有此担当的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对于国内的战略资源、高端生产要素配置,如国企(央企)总部、民企总部及地区分布、研发部门等战略选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并有助于缓解经济资源向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过度集中的压力。二、已经入选的是哪九座城市?1.北京——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2.天津——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3.上海——直辖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4.广州——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5.重庆——直辖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6.成都——四川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7.武汉——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8.郑州——河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9.西安——陕西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三、当前有哪几大城市群?:1.珠三角城市群(广州、深圳)2.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南京、杭州、青岛)3.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天津)4.中原城市群(郑州、青岛)5.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兰州)6.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长沙)7.成渝城市群(重庆、成都)8.哈长城市群(沈阳、哈尔滨)四、副省级城市有哪些?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省会长春市吉林省省会沈阳市辽宁省省会济南市山东省省会南京市江苏省省会杭州市浙江省省会广州市广东省省会武汉市湖北省省会成都市四川省省会西安市陕西省省会5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深圳、青岛、大连、宁波、厦门1、南京南京,是经济大省的省会,为副省级城市,经济体量在一万亿出头。是除上海外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竞争国家中心城市,有其优势,也有自己的现实需要。南京,论区位、科教、交通等综合条件,毫无疑问具备国家中心城市的实力。从需求端看,目前面临着首位度低、辐射力不够,在省内长年只能屈居老二的尴尬地位,南京若能够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赋能,无论是增强自身在省内的地位,还是更好带动南京都市圈的发展,都是难得的大机遇。而今,包括南京和杭州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个一体化规划中,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上海是绝对的老大,如果在区域内再增加一座国家中心城市,需要考量和平衡的因素其实更多了。再者从国家政策的角度,一个区域刚拿到国家战略的大礼包,又立即再拿下一张国家中心城市的入场券,可能显得过于密集。所以,南京,尽管论实力来讲,绝对有资格入选。但是否能诞生第十座国家中心城市,眼下不敢打包票。然而就这座城市当下的发展基础和未来的发展势头看,短期内未必一定需要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头衔来加持。南京青奥中心2、济南作为副省级城市,济南是省会,但首位度却在全国倒数。随着山东省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的规划得到了批复。合并莱芜后,济南人口数总算跨过了万的门槛,GDP也上升到了省内第二。在目前状态下,济南如果可以拿到国家中心城市的门票,倒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政策赋能。但就自身实力而言,济南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稳一点,未必不是好事。其实,国家中心城市之于济南,本就是长远目标:到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位居前列,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确立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泉城;到年,城市发展充满活力,综合实力跃至全国上游,力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全面建成‘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既然济南自己提出的目标都是到年“力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那么,第十座国家中心城市基本可以确定与济南无缘。济南大剧院3、青岛作为同一省内的“双子星”,青岛与济南的关系,一直较为暧昧。虽然同为副省级城市,但济南是省会,但经济体量上,青岛又更胜一筹。较于济南的目标,青岛的目标显然更为当下相关的规划定位是:努力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海洋名城,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无论从相对特殊的定位,还是从青岛的经济实力、区位与对外形象上,未来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大概率将不会缺席。从需求角度,青岛曾因龙头作用不够被点名。如果能够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对于突出龙头作用,无疑是个大助力。当然,目前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除了省会外都是直辖市,非省会和非直辖市还未破例。青岛会不会成为第一个破例者,有待时间检验。青岛奥帆中心4、厦门作为副省级城市,厦门在人口和经济体量上都是最小,也是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最弱的。厦门曾被点名要“着力克服‘小岛’意识”,如果能够有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力加持,“走出厦门看厦门”,拓宽发展视野,将会有极大的推动。但是,厦门这些年虽然名声在外,但房价飙升,有逐渐沦为一座“小而美”的旅游城市之虞,在经济方面似乎缺乏足够的斗志。而众所周知,厦门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可能还是在战略地位方面。否则,在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上,优势不是很明显。厦门世贸海峡大厦5、沈阳与其它几个竞争对手比起来,沈阳显得低调。无论是经济、人口体量,还是目前的发展状态,都无明显优势。但是,这种相对落后状态,也正是沈阳最需要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政策加持的原因所在。东北地区仍未走出经济的低谷区间。一定程度上,不只是沈阳和辽宁需要国家中心城市赋能,整个东北地区也亟需国家级战略提振发展信心,打开发展空间。论区位、发展基础和历史地位,沈阳在东北地区都是绝对的中心城市。如果东北地区只能有一座城市担当国家中心城市,沈阳当仁不让。从已有的九座国家中心城市的分布看,西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都有国家中心城市入账。唯独少了东北地区。作为一种对比,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东北地区就有哈尔滨、大连、沈阳、长春四座城市。这足见东北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虽然在经济版图中,东北的地位已不复往日,但是,东北在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中处于空白状态,不可能持续太久。单就这点看,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落在东北,或者干脆说是沈阳,几率较大。事实上,设立国家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目前面临困境的东北,比任何一个地区可能都更需要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力加持。盛京大剧院感谢大家的支持!刚刚起步,如果有什么不当之处,希望大家积极指出,让我能够继续提升自己,大家有什么想要了解的,也可以在评论里留言,每一条评论我都会仔细阅读并反思的,我会尽我所能给大家提供优质的文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