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耕八要素茭出丰收卷黔南州因地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8月,凉风吹过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核子村亩茭白,起伏的绿色茭浪随风弹奏出美妙的音符。波浪中不时呈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当地群众正在开心地收获辛勤耕耘的成果。
  如果说小康生活有颜色,那在核子村村民徐小刚眼中就是绿色。在脱贫攻坚队与合作社的帮助下,今年40出头的他靠种植40亩茭白收入了30万元。
  “小康生活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身体健健康康,有时间了还能出门旅游。”徐小刚说,发展茭白产业,就能过上梦想中的幸福生活。
  产业是村民脱贫致富的“敲门砖”。年,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如春风般吹遍黔中大地。
  黔南州以坝区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抓住了全国每年万亩茭白市场缺口,大力发展茭白种植,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六个转变”。

群众在茭白基地收割茭白

打好时间差因地制宜择良品
  茭白属喜温水生植物,生长适宜温度为10℃-25℃,需水量大,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黔南州水资源丰富,平均气温13.6℃-19.6℃,拥有茭白种植的理想环境。根据摸底排查,全州有6万余亩水田,排水不畅,不适宜发展其他高效经济作物,却是发展茭白产业的最佳场所。
  每年6月至8月是长三角地区茭白种植采收空档期,黔南州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种植,次年6月至8月采收的茭白,正好能弥补长三角地区茭白主产区因高温不出茭的市场空缺。
  核子村在党建引领下,以“村社合一”为抓手,村里积极流转土地、承包土地,放弃了传统的种植品种,改变了“各打自家田,各种自家地”的现象,全面种植茭白。
  以茭白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蓬勃发展,核子村的土地焕发活力,产业生机勃勃,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激发,整个村子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种的这片有40来亩,比种谷子起码强了五六倍,一亩有超过1万块钱的收益。”徐小刚一刀一刀收割着成熟的茭白,也收割着生活的希望。
  今年徐小刚从村合作社流转了40多亩土地发展茭白种植,虽然辛苦一些,但茭白经济效益很可观。还不用为销售发愁,收购商直接到合作社里来收购。“我们已经收到第一批货款多万元,将逐步发放到茭农手中。”核子村茭白合作社负责人刘靖说。

核子村茭白航拍

跑出加速度奏响多重“增收曲”
  相比长顺核子村茭白产业的刚起步,惠水县则跑出了“茭白+”产业的加速度,奏响了多重“增收曲”。
  在惠水县涟江街道大新村,30多名群众正在不同的田块给茭白打芽。浓密的茭白田里,不时传来“嘎嘎嘎”的声音,鸭子在茭白林中不停穿梭,泛起阵阵涟漪。
  涟江街道大新村地理位置优越,涟江河贯穿境内,水资源丰富,灌溉设施健全,多条机耕道相互连通,产业基础设施完善,适合发展水生农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
  年,大新村发展茭白种植亩,并与贵州唯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该公司负责技术指导、种苗供应、保价回收。
  “来这边务工,每天90块钱,负责给茭白打芽,这些活路很轻松。”村民丰乔莲说。
  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销售茭白有现金,发展茭白产业让群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同时,大新村还引进养殖企业发展茭下养鸭项目,形成立体种养的生态农业,形成1+N的利益联结机制。
  “在茭白田中养鸭,鸭子在茭白植株间取食杂草和害虫,排泄的粪便成为茭白的肥料,这样既可减少化肥用量,又消灭了一些害虫与杂草,减少治虫除草次数,形成茭鸭相互依存、共同生长发育的复合生态效果。今年上半年,已经售卖多只鸭,再加上鸭蛋收入,有一个不错的收成。”贵州山里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文海龙说。
  建冷链物流让茭白“走”得更远
  长顺、惠水的茭白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平塘茭白产业也已初具规模。年黔南州茭白产业发展现场观摩推进会就在平塘县举办。
  平塘县年引进企业在者密镇六硐坝区发展茭白种植,如今种植面积从亩发展到亩。
  眼下,平塘县平舟镇京舟坝区万斤茭白已经全部销往江苏、浙江、上海,基地正在加强茭白田间管护工作。“现在每天大概有40到50个工人在基地施肥、除草,为第二季茭白丰收作准备。”正在给务工群众进行技术指导的平塘县天之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张子陆说。
  第一季采摘完后,随着气温逐渐转凉,京舟坝区种植的美人茭匀浆速度变快,第二季在9月中旬就可上市。
  “第二季平均亩产可达0斤左右,80%在贵州就可以销掉,20%销往浙江、湖北等地。”张子陆看着长势良好的茭白说。
  产销对接是农村产业革命的关键一环,这个环节做不好,利益联结就无从谈起。
  在推动茭白产业发展上,平塘县根据茭白采摘期短、存放时间短的特点,积极打造冷链物流,让茭白“走”得更远。
  截至目前共投入万元,分别在平舟龙兴,者密六硐、四寨,大塘安置区,金盆街道三棵树建茭白冷库5个,共计库容量吨。
  因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耗电大,南方电网平塘供电局还在茭白生产区实施电网升级改造,累计架设线路2.3公里,增容变压器3台KVA。同时还制定应急发电保障方案,确保冷链正常运行,为茭白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茭白产业是黔南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实践,也是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州坚持以亩以上坝区为载体,补齐农业设施短板,促进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黔南州茭白上市已达5.14万吨。4.04万亩茭白汇成绿色的海洋,让户农民人均增收3余元,“茭”出了一份丰收答卷。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张发扬沈长志陈庆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田旻佳 施昱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