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沂河新区大手笔打造临沂第三城,河东能否逆 [复制链接]

1#

都说小寒下雪立春暖。年的第一场雪来得稍早一些。20年前,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告成立。

同样,赶在年新年的前一天,山东省委省政府给老区临沂送了一个大礼。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临沂沂河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自此,在临沂早已不是新闻的沂河新区宣告成立。

平方公里,大手笔规划彰显格局视野

从年开始,政界及民间议论最多的可能就是沂河新区这个话题,虽然官方辟谣临沂将要成立“沂河新区”的消息,但政方及民间的猜测和传言一直未间断。有内部人士称,临沂的沂河新区就是复制浙江杭州滨江新区模式。

通达政府规划的有关人士对沂河新区的大手笔规划也很震惊。“想到会很大,但没想到会这么大”。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东至沭河,南至分沂入沭水道,西到沂河及白沙埠西,北至国道。空间包括河东区芝麻墩、朝阳、梅埠、九曲、太平、凤凰岭、相公街道和兰山区白沙埠镇。起步区是凤凰岭、芝麻墩两街道和朝阳街道部分区域,占地99平方公里。在沂河、东外环、新石铁路、金升路之间。

当地政府以博大胸怀、战略眼光、前瞻思维、大手笔规划的新区,彰显了政府的眼界和格局,凸显了其国际视野。单从纸面上看,作为功能区的沂河新区囊括了河东区七个乡镇和街道,高铁片区所在地的兰山区白沙埠镇也在其中。

整个经开区的功能范畴,加上河东的大部分乡镇,也符合了临沂北上东进的大战略。不过,比较遗憾的是,郯城县的李庄镇此前呼声较高,此次意外落选。

功能定位清晰,七街道一乡镇实行代管

首先得明确一点,沂河新区并非行政区划,但核心功能独立,独立财政,管辖乡镇。新区按城区进行开发建设,专注主导产业发展,从字面上理解,那就是专注招商引资,发展产业经济。

功能定位也非常明晰。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桥头堡:以交通、产业、科技、人才合作为重点,聚焦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转移,打造长三角农产品供应示范基地,培育面向长三角旅游知名目的地,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

立足实体经济,聚焦做强智能制造、现代物流,两大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其定位就是产城深度融合综合试验区:建设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与经开区和高新区一样,沂河新区也将设立管委会,班子配置的级别也不会低。划重点,其中一带引领:沿沂河布局商业金融、商务办公、高端生活居住等功能片区,合理控制沿河建设强度和密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向北对接沂南、沂水,向南对接罗庄、郯城和苏北地区。

沂河新区的重点在沂河。理解深一点就是沿河发展,整个规划区域南北发展对接与穿透力强,北边有高铁,南边有机场、疏港等。重点在产城融合,重点在制造业,重点在生态保护。另外,两轴串联仲,北京路构建新区科创走廊,华夏路构建新区高端产业发展轴。

80万人口,亿GDP,北城新区后又一高质量功能区

临沂沂河新区将构建形成“一带两轴七组团”的总体布局。一带即发挥沂河引领发展作用,推进沿沂河两岸拥河发展,构建水城相依的综合发展带;两轴即发挥北京路、华夏路内接外联作用,推动产城融合,打造贯通东西的两条发展轴。

以北京路为轴,向西联动西部新城、临沂大学城和应用科学城等,向东联动临港钢铁基地和日照港,汇聚沿线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构建临沂高水平创新服务协同发展轴。

依托华夏路,串连沿线功能园区,构建新区高端产业发展轴。

向西联动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东联动连云港,构建陆海、区域协同开放的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轴。

七组团即依托沂河综合发展带,结合产业发展基础与优势,向北、向东指状放射拓展,规划布局高铁物流园区、相公科创园、临沂综合保税区等特色产业创新组团。

再看目标,到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GDP达亿元左右。常住人口达到80万人。建成全省领先的智能制造和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成为鲁南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三年的时间,聚集常住人口80万,GDP达亿元左右,人均10万。这是一个显而易见且期待性很高的指标。沂河新区定位鲁南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无疑将重点打造的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大多汇集中在在经开区。而沂河新区的起步区99平方公里,也正是经开区最核心的一半范围。

有分析人士认为,沂河新区的设立,是北城新区在完成了高速发展使命后,临沂规划的又一高质量发展新区域。此次新区的打造建设与北城新区是两个概念,北城新区主要是打造以市民居住及生活质量提升为布局,主打生活层次的城市化行政区,而沂河新区主要是以发展经济为核心,带动临沂的经济效益为基础、提升整体GDP为格局、扩大城市发展新观念为代表的功能区。

沿河资源控制性开发建设,提升宜居宜业质量

从地产的角度看,新区将在三年内实现常住人口80万,这既体现在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人口聚集的功能,也有通过人口红利带动产业发展的想法。

80万常住人口,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人口规模。其中,提升新区宜居宜业,吸引居民和产业集聚,实现产城融合由“产城人”向“人城产”模式转变,构建职住均衡的产城融合新格局。

关于房地产的概述不多,但其中关于沿沂河集中布局商业金融、商务办公、高端生活居住等功能片区发展划了重点,那就是合理控制沿河界面的城市建设强度和密度,加强滨河开敞空间和滨水活力空间的营造。沿沂河两岸资源稀缺,控制性开发。懂的自然懂。

从发展空间布局看,原来的片区功能定位基本没有变,作为北城三期的高铁片区,依然是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相公街道定位为科创片区,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为引领的大学城。

以经开区、综保区、凤凰岭街道、临空区占据大部分新区范围的区域看,还是以现代物流、智能制造业基地为主,格力电器等国内制造业基地的来临,就能说明一切。

今天的河东,就是明日的浦东。

从这个角度看,以沂州古城为中心的滨河东岸国际生态城片区,北京东路以北,南京东路为轴的片区则是宜居的最佳选择。

目前比较醇熟火热的区域当属沂州古城周边的开发项目,这个规划有三十五中、市委党校,有未来西安路大桥,南京东路中轴线以北的区域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