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共商良策助力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 [复制链接]

1#
看白癜风的专业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6/6126356.html

物流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加速向现代化发展。如何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成为服务新发展格局、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9月15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物流集团、人民*协报社指导,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协办,中储智运等单位承办的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论坛暨第三届“流动中国”公益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产学研各方齐聚一堂,共商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良策。

向宏

中国物流集团*委副书记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中国物流集团作为以综合物流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肇启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八次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发轫于央企专业化整合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服务现代流通、保障国计民生”为己任,致力于增强国有资本在现代物流领域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集团自成立以来,牢记使命担当,清晰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在疫情防控、复工达产、保通保畅、助企纾困等重大专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国资央企责任担当,持续保持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第三届“流动中国”公益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自然灾害频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日益明显,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新变化、新趋势、新方位,对建设现代物流企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现代流通领域“国家队”,中国物流集团愿与各方一道携手,共同探讨物流行业发展新路径、谋划业务板块新布局,积极打造合作共赢物流生态圈、努力开创合作共进新局面,为推进我国物流行业现代化转型凝聚发展共识,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共同走出一条科学有序、绿色低碳、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之路。

*海

商务部原*组成员、部长助理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时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当下,应如何推动物流体系健康发展,以顺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是数字化。作为物流产业而言,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海量数据,另一个是多种应用场景,二者为物流的数字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先天的、有力的基础。数字经济具有强渗透性和全覆盖性,整个物流业都能以数字化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要素快速流动。

二是融合化。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经过几年实践,今天的物流业,正在从线上线下融合,向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纵向融合和打破已有业态的横向融合转变,同时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三是服务化。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也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服务化在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

四是实体化。供应链物流是各实体行业不可剥离的一部分,要继续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何黎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缓中趋稳势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仍处于荣枯线以下,市场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由于8月以来疫情多地散发,物流保通保畅压力增加,对供应链产业链恢复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今天,通过“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论坛”倾听*府声音、汇聚专家智慧、展望行业趋势,对于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对以中国物流集团为代表的广大物流企业提几点建议:

一是需求牵引,供应链创新先行。应大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和网络化布局,以商流牵引物流、物流支撑商流,打造融合采购、贸易、物流、金融等为一体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是两业融合,生产物流发力。“十四五”现代物流规划提出,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中国物流集团应依托中央企业集中主业的发展趋势,建设制造业物流业协同服务平台,推动信息互通、设施共用、业务协同。

三是科技赋能,智慧物流引领。智慧物流是以“数字驱动”和“协同共享”为特征,以“价值提升”为中心,对于产业生态的重塑变革。下一阶段,建议选择重点领域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充分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

四是内引外联,物流网络升级。当前,面对国内国际严峻的形势,国家提出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中国物流集团应结合国家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等战略规划,编织“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网络体系,更好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战略。

五是重点突破,国际物流探路。通过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强强合作,与战略客户抱团出海,搭建全球供应链物流平台,提供一站式、多通道、稳定性的全球物流交付服务,推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韧性,助力“中国制造”扬帆出海。

张江波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物流的重要论述,立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确立了现代物流基础地位,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阐述了现代物流发展的定位,面向高质量发展目标,指明了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方位,是指导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根本遵循,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层面,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涉及物流的重大问题。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对“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做出了系统安排,可归纳为:“一个抓手”“两个导向”“三个着眼点”。

“一个抓手”:以物流枢纽建设为抓手,加快物流资源整合集聚。《规划》将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的首要重点方向。

“两个导向”:一是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导向强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撑。二是以完善服务体系为导向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循环效能。

“三个着眼点”:一是着眼加强价值创造延伸物流服务价值链条。二是着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强化服务保障社会民生。三是着眼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中国物流集团是名副其实的物流国家队,经济网络覆盖广,综合服务能力强,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也必将大有可为,应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方位、加强谋划,深度融入现代物流领域重大规划布局,抓实抓细重大*策落实,积极参与重大设施建设,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

房永斌

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总经理、中储股份董事长

年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攻坚期,中储也迎来了60年一甲子的重要之年。作为新中国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中储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已任,致力成为流通体系建设的主力*。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储素有“国库”之称,在国内物资流通领域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站在新发展阶段,中储立足自身优势,先后在“十三五”“十四五”战略中提出发展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确立了向先进供应链管理公司转型的目标。着眼于通过新技术的赋能,借助60年的大宗商品仓储经验,打造集约化的大宗商品流通体系,来消除存货安全性、业务复杂性痛点,为我国大宗商品流通破题,助力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储已搭建起中储智运网络货运平台以及中储钢超、中储易有色、中储云链、中储货兑宝等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平台,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其中,中储钢超于年上线运行,核心功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线上的交易交付平台,二是线下的实体物流平台。两个平台相辅相成,实现了业务线上化、单据电子化、流程标准化和业务布局网络化,为钢铁产业链上的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下一步,中储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大宗商品产业,继续推进网点布局。同时要加快平台建设,提升业务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仓库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打造融合仓储、交易、融资、资讯、清算、技术与产业特色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功能。并将下大力气发展物流科技,围绕供应链平台的搭建、升级过程中对业务场景的深刻理解和技术能力,打造中储物流科技板块,形成一系列技术产品。

李守镇

全国*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原*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近三年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不遇的疫情影响叠加,*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就需要强有力的现代物流体系做支撑。当前,物流保通保畅更是成为稳经济的重中之重,切实维护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全国*协十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