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球顶流的物流大国,为何仍要持续加码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 http://www.wzqsyl.com/

风口财经记者许耀文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大幅增长,已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已达到.2万亿元,近十年的年均增速超过7%;社会物流总费用高达16.7万亿元,近十年的年均增速超过6%,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物流市场。

然而,受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复杂等因素影响,我国物流同样面临增速放缓、现实支撑力不足、盈利空间被压缩等不小的挑战。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持续推进物流保通保畅,进一步畅通“主动脉”和“微循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全行业、全链条稳产达产,稳定市场预期。

在当前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物流保通保畅意欲何在?如何发挥优势、迎接挑战?又该从何处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物流远不止“运货”这么简单

“临工重机今天发15整车机械设备,发往东莞、三亚,请运输公司调配好车辆;迈大食品今天下午6点到货30吨,发往湖南长沙,江苏,请各区域经理做好服务时效保障;绿霸农药今天发货33吨,发往武汉、河南、合肥,请分拣中心保证装卸、定时装车发运……”

11月1日早上,山东永昌物流集团(以下简称“永昌物流”)供应链项目经理们在企业运营群里繁忙而有序地对接着当天的发货明细,向运营经理再一次强调客户服务要求。得益于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物流企业,永昌物流已成为全国优质网络型大票零担快运企业之一。

图片由受访企业提供

近年来,为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物流“微循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若干积极有效的*策推进物流保通保畅。数据证明,一系列*策组合拳的推出颇有成效。

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上半年累计发送货物达到19.46亿吨,同比增长5.5%;公路货运量持续恢复,完成亿吨;水路完成41亿吨,同比增长4.5%;全国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亿标箱,同比增长3%。

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物流行业同样受到一定冲击。从今年前9个月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统计指标的走势来看,我国物流仍处于波动之中。

“究其原因,离不开疫情、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

企业是支撑产业发展的个体,只有企业经营好,产业才能运转好。在疫情反复的环境下,物流企业可以说是首先感受到“寒流”的主体。

“在疫情反复的情形下,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运营成本加压,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永昌物流负责人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时表示。

从宏观方面来看,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战略性产业,物流保通保畅不仅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更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保障经济运转的需要。

“比如汽车制造业,我国通过多年技术积累获得了汽车制造产业优势,而汽车数万个零件少一个就会导致整条产业链停产减产,所以关键供应链环节一旦停摆对于产业链的影响十分巨大,也会破坏我国产业上积累的优势。”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国家大力推进物流保通保畅的目的,就是要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物流‘微循环’,从而保证我们供应链的畅通,推动高质量发展。”宋向清表示。

三大核心优势,找准发力点更能事半功倍

“商品经济发达会促使物流业得到发展。基于市场主体与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制造业强国离不开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物流业的兴盛离不开制造业强大的现实支撑。在宋向清看来,持续推进物流保通保畅,中国拥有诸多优势。

“中国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产业链比较健全,市场主体对物流行业的需求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这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其次,近年来我们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物流发展的*策,比如减税让利、促进创新驱动、人才培养培育的*策等,也是保障物流通畅的一大优势。此外,随着行业发展,我国涌现出一系列物流明星企业,物流知名品牌,这些企业与品牌对整个物流行业的号召力、资源集聚力非常大,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加速物流行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宋向清表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挑战意味着机遇。面对重重挑战,物流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期。当前,手握多重优势的物流行业,又该从何处发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此,宋向清认为,还是要把“打出*策组合拳”放在第一位。“打出物流保通保畅的*策组合拳,目的是要把整个经济主环节当中的一些卡顿点、掉线点疏通,让已经停滞或断裂的产业链、供应链补全,真正的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实现稳增长,保畅通,稳市场主体的目标。因此,各地*府要切实领会物流保通保畅的*策内涵与精神,切实贯彻中央有关物流保通保畅的*策,让*策细化落地,让物流企业从实处得到好处与实惠。”

除此之外,要注重优化物流的结构,进一步健全物流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提高物流业的寄、输、运水平,进一步加快运输的结构调整推动,比如提升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的公转水,公转铁等方面的能力;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市联运,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外力发挥作用的同时,企业自身也要“给力”。

“物流企业本身要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强化内部核算与管理降本增效,提升盈利空间,增强创富能力,使企业在应对不可抗因素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此外,物流企业内部要进行挖掘挖潜,要蓄力蓄势,让企业品牌成为资源集聚、市场整合的有利武器,从而让物流企业成为‘物畅其流’、物流保通保畅的市场主体。”宋向清表示。

数字化赋能将成为有力“助攻”

物流行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要跟上制造业的脚步,才能承接智能制造的高端需求。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的融合程度加深,数智化技术正成为改变物流流通环节、为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手段。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行业相融合,以及无人仓储、数字货运、数字园区等新基建建设进程加快,正加速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多位专家表示,通过打造数字物流,以数智化赋能将是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之一,也是未来物流行业大发展的有力支撑与必由之路。

“物流体系未来建设要更有系统性。”盘和林表示,“当前,我国物流畅通已经基本实现。未来,在广覆盖、降成本的基础上,要提高物流信息透明度,以物联网结合物流体系,让物流的可见度更高,用户体验更好。”

宋向清认为,可以通过数智化有效提升物流配送的基础能力,“比如通过数字化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问题,解决网上物流供需的匹配衔接问题等,通过加大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打通通道枢纽网络平台一体化的物流运行体系,促进物流布局优化,提升物流的通行效率等,都是着眼长远的有效手段。”

保证城市末端物流配送,是畅通“微循环”,推进物流保畅保通的“最后一公里”,“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推广应用无人机,智能配送机器人,智能快递柜,无人超市等等,切实解决城市里末端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宋向清表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