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郭际探索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模式 [复制链接]

1#


  


  *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着眼*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根基,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此项工作的切入点。乡村产业体系与城镇产业体系的关系不是各自为伍的关系,而是利用当地特色优势资源统筹规划下的合作与分工的关系。城镇应利用县域经济的理念、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优势加大对乡村进行思想改造、资金投入、市场推广、技术帮扶、人才支持、设备改造和产业升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城乡融合与产业融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切入点。发展乡村产业应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禀赋,
  乡村要振兴,设计规划要先行。各级*委和*府要当好区域发展的“总设计师”,依托区域生态环境资源和城市经济发展定位统筹城乡规划,坚持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一盘棋”考虑。明晰城乡功能区定位,按照城市功能区的规划布局思路指导乡村功能区规划。在城乡功能区定位清晰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城乡一二三产业,根据城乡产业发展规律和各自比较优势,增强城乡三次产业、同次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要抓大也要抓小。县域规划和乡村规划同等重要。应细致做好乡村各项功能区规划。积极改善乡村居住功能区的自然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科学按城乡一二三产业体系融合的思路做好生产功能区的规划。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要因地制宜挖掘乡村特色资源禀赋。既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又深入挖掘自然环境资源。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讲好美丽乡村的人文故事,培育乡村历史人文情怀,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自然环境资源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原材料。根据当地特色自然环境资源进行优化产业布局,联合各产地打造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依据水土、地形和气候等条件优选适宜当地的农产品品种,找准市场需求,摸索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规律,适应农产品主产区和生产结构变化情况,对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种质库实行动态调整。


  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具备集群条件的乡村应探索打造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一体的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产业发展格局。依托集群效应,进一步缩短城乡产业链空间距离,降低农产品中间产品及农产品销售端的供应链物流成本。农业产业要与加工业进一步融合发展,鼓励引导农产品“后整理”。应改变过去粗放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农产品销售尽可能实现高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走特色和细分农产品路线,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策,把握产业*策延续性和适应性之间的微妙平衡。在*府这只“有形的手”的引导和监管之下,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促使乡村特色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最终实现*府和市场手牵手一起向前走。


  积极探索合理的矿产开发收益分配模式,充分协调乡村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构建灵活和可持续的产权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增强村民参与矿产资源开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鼓励发展现代化绿色矿业,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生态账,
  加快农业产业与文化休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乡村生态环境、山水风光、人文古迹资源,与当地特色历史文化故事有机结合,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提升。找准旅游市场需求和服务定位,探索乡村旅游美学创意,丰富乡村旅游体验场景,提高乡村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将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文旅产业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农产品”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深化“三品一标”建设,提升当地农产品知名度。


  科技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助燃剂。农业产业应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注重各类信息收集和归纳总结,利用大数据对乡村产业的生产、流通、销售及服务领域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量化和评估,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潜在因果关系,大力发展智能农场、智慧农场。利用大数据助力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依托大数据形成乡村产业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圈。


  乡村要振兴,组织和人才是关键。当下农村“空心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乡村人才资源不足限制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各地应谋划对接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最新需求,依托职业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培育人才,打造吃苦耐劳、严谨敬业、具有工匠精神的乡村人才队伍。吸引青年人才返乡、留乡创新创业,一方面需要*府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更多资金,另一方面需要市场来帮忙,让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乡村工作报酬。乡村自然环境美了,工作环境好了,生活居住质量提高了,报酬提高了,更多的青年人才自然会被吸引。组织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组织振兴主体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其中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对打好乡村振兴这场硬仗尤为重要。因此,应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构建有凝聚力和执行力的高效基层*组织,科学组织并引导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作为乡村*员干部,应培育创新意识,带头投身到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中,了解乡村产业的经营流程,设身处地为农业企业主提供*策宣传服务和公共服务,更好地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乡村企业发展壮大。


  (作者:郭际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原文载于《当代江西》年第3期(总第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