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顾客投诉,快递员投诉,为何送货上门仍未送 [复制链接]

1#

“这是什么情况?”

“又是一封邮件,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一个月两次。”

“哪家啊?”王耀道。

“这是一家闻所未闻的快递员,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把它丢在了我们家门口。”

一方面是各个快递公司在新闻发布会上一再保证将货物送达,另一方面则是各种理由都没有落实。在这场大流行过后,上海很多人都感觉到了快递的改变。

与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通达系”的合作伙伴们,都是和菜鸟驿站走得最近的,有的甚至已经自己建起了自己的新的邮局。

极兔、丰网速等“以前从未听说”的快件品牌越来越多;

在发送工作物品等关键物品时,顺丰出现的次数减少了,而京东的数量却增加了。

各种快递柜、外卖柜、生鲜柜越来越多,而丰巢,则开始自己经营自己的衣服了。

在“百花齐放”的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快递服务的“末尾”问题变得更加突出,送货上门、快递丢失、快递超时收费等等。

在这期间,邮件费用上涨。一名顾客对《新零售》杂志说,如果是送到江浙沪以外的地方,每一件超过两公斤的邮资,都会让人“肉痛”:“我在闲鱼上出售的商品,除了江浙沪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免费的。”

在这场大流行过后,快递业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

后勤领域的新人

上海的爆发的确让许多人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新零售》杂志注意到,有许多人已经开始四处捡便宜,养成了多种渠道的购物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流。

比如极兔快递,就是和拼多多捆绑在一起的。在上海,在这场疫情中,很多团购网站如快团团、多多买菜等,都会用到极兔网。

《新零售商务》杂志针对一些使用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的反馈意见各不相同,大多数人都是把手机丢到楼下或者楼梯口,不打电话也不敲门,但也有一些地区与邮局联手,让顾客到附近的车站拿东西。

在小红书上,不知道是谁写了一篇“怎样避开极兔子”的文章。

当问及商家对极兔的体验时,他们只有一个简单的结论:廉价。

“拼多多必须要贴近自己的供应链,所以极兔的诞生是不可避免的。”邹建华说,“递易”是一家智慧快递服务供应商。

除了极兔,顺丰的另外一个“新秀”就是丰网快运。

顺丰成立风网快运有两个原因:

一是受疫情影响,文件、合同电子化等因素影响,顺丰的核心业务-高端商业快件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瓶颈”;

二是顺丰在交通和网络设施基本健全的条件下,“顺带”也能做到中、低端的电子商务产品:“一架客机装不下大批量的商品,肯定会留下一些空间,让中低档商品存放。”

看来,顺丰对中、下游的物流行业来说,是一次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但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顺丰的空中运输虽然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陆路运输和网点布局都是风网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要加大成本才能扩大规模,一番折腾下来,顺丰才知道,自己正在赔钱。

业界人士亦表示,即使风风火火地快速发展,也会出现一些窘境:如果不能提供优质的优质服务,势必会对顺丰的母系企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反之,如果他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他们干嘛要买顺丰?

所以二月份,顺丰就开始缩减快递业务,不再做快递。

不合理的价格竞争

在顺丰没有做出卷子的时候,整个快件也是如此。

“宇宙中心”义乌在去年底掀起了一场物流价格大战。这次价格大战的起因是极兔网,发迹于东南亚,收购百世汇通,并在10个多月内超越申通25年的累积:日订单破千万大关。

但价格大战,对快递公司、快递公司、快递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根据统计,年全国快件行业的营业额增幅达到5.9%,而营业利润的增幅则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6.9%,而业绩增幅则达到13.9%。同时,从年的24.60元/个,工业快递的平均价格迅速下降到了年的10.55元。

这意味着,顺丰在年的净利下降了40%,申通的损失了九亿,而韵达,中通,圆通,都在以更高的速度增加着。

“快递员和驿站的工作都很累,每个外卖都能卖出一块钱,而我们的快递员,平均下来一块也就是零头。”邹建华指出,从长远来看,物流企业不能再进行价格竞争了,终端在不断增加的压力和不断增加的压力下,已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

网店、车站相继爆出欠薪、关停、快递人员超重的现象,他们宁可被投诉、罚款,也不愿意把快递送到家,而顾客们所经历的,却是丢件、货物受损等问题,以及价格竞争带来的痛苦。

今年早些时候,国家邮*总局发布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其中明确指出,没有合理的原因,以低价提供的快件是非法行为,导致了价格战的结束,而快件的单价也在逐渐上升。

但是由于受此次流感的冲击,之前的价格大战所造成的问题仍然在继续。

作为快递行业的人,第一个感觉到了这种“寒气”。邹建华对《新零售》杂志说:“由于寒假和疫情的影响,我们比较主要的快件行业,已经八个多月没有营业了,而快件的原料采购、生产、发货也停止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加上之前快递业务的利润不断压缩……”

然而,目前的快件生意只是短暂的停顿,邹建华说,目前邮局面临的问题更为紧迫。

来自于“菜鸟”的网站

邮局之苦、网点之累

“像上海这种一线城市,建立一个中转站,花费不小。”邹建华对《新零售》杂志表示,上海的邮局一年的房租,动辄就是十几万,一家邮局需要两名员工共同工作,一天十多个小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送货的利润很少,人力也很少。所以,现在的邮局最难的就是没有人,“像是夫妇的妻子铺之类的,别的地方都要关门。”邹建华解释道。

一位内部人士对《新零售》杂志表示,圆通公司有关负责人曾经抱怨过,“怎样留住这些公司的经营者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被问及为何不用这笔资金来资助这个网站的经营者时,这位经理却是一口回绝,说圆通根本赚不到多少钱。

上海爆发的时候,邮*服务业务的不健康和不稳定的问题充分地显现了:不能送货,邮*如何能继续存在?

有些邮局的工作人员在这个特别的时期,在社区当志愿者,开直播,以微不足道的工资为生。而一些拥有一定财力的,也会以这种方式进行“合算”,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有些人认为我们在捡便宜,不过我们一家四口,三个多月还是要过上好日子的!”一名站长曾经在社区里的团购群里,发过一篇文章。

在疫病爆发后,很多车站都在干“副业”:充分发挥车站的地盘,销售农副产品、奶制品等。但由于资源的限制,产品的种类和价格都没有太大的优势,想要扩大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邮*与邮*网络之间的冲突也凸显,许多顾客都注意到,原本与邮*有着密切联系的圆通、中通、韵达等企业,已经纷纷退出了邮局。

“圆通寄到咱们小区的东西都丢在走廊上了,不过中通那边也有一个自己的邮局,就在中通那边,我顺路到了一趟,正好经过了那个叫菜鸟的邮局,他还跟我开了个玩笑:家里有你的快件吗?我摇了摇头,说不是。我扫了一眼,发现确实有不少的快递。”一名顾客对《新零售》杂志说。

一家中通的分店,新零售的商务评论。

由于每个网点、驿站都有送货的标准,所以在爆发过后,快件的量会出现很大的变动,很多网点都会认为这是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所以选择了绕开“菜鸟驿站”,进行配送。

智能化、无人化的前景

但,还是需要有一个驿馆。就像一些旧的小区,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快递箱,也没有足够的快递箱,所以需要通过邮局来确保快递员的安全。

不过,除了人工,还得靠技术。邹建华相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无人值守,例如目前已经存在的自助收银台:“增加智能化的设施,提高运营的工作效率。”

通过这种方式,邮局能够降低运营工人的数量,或是解放现有的雇员去从事更多的增值生意。

对于后勤部门而言,人力不足也是个问题:“不管快递员们做了多少工作,但没有足够的员工,能提供给我们的快递员数量也是有限的。”邹建华说道。不断上涨的员工工资,也是导致不断上涨的一个因素。

随着非接触式配送的普及,智能的快递箱变得日益受到重视。很多顾客都对《新零售》杂志说,自从疫情过后,他们的公司里就多了一个快递柜、一个无人零售柜、一个外卖柜:“真的很便利。”

接受调查的公司提供的智能快递箱

现在的快递柜和外卖柜,已经具备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比如自动清洗,还有相应的升级:“当有一批快递员要放一天的时候,它就会自动提醒顾客去拿。”邹建华说。

随着对无人柜和智能柜的需求增长,邹建华对公司的经营前景和物流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一方面,有国家的大力支持,*策会逐步健全;物流智能化、无人化是必然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最后一公里”也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密闭环境下实现“零距离”将会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中国的物流业,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外,未来发展的潜力很大,我想,未来会更好。”

我国的物流业已经发生了好几次变革,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局面。随着购物渠道、平台的增多,快件的数量逐年增长,逐渐分散,市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随着*策的明晰和规范,无论是从业者和消费者的体验都应该会不断提升。

另外,中国高度城市化和人口密集,而物流业在世界上的发展也是遥遥无期的,国外的广阔的空间也许等待着中国的资深物流企业。这,将会是一段全新的历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