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窑火延绵3800年当代陶瓷续荣光 [复制链接]

1#

介福依托陶瓷文化发展全域旅游

介福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古窑址众多。

介福陶瓷产业链日趋完善

核心提示

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永春县介福乡拥有了以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古窑址为代表的众多古窑址。介福陶瓷产业历史源远流长,现有工艺陶瓷企业多家,80%以上劳动人口从事陶瓷业及相关产业,正在工艺陶瓷生活化、日用陶瓷艺术化之路上不断发展壮大。未来,永春规划建设亩永春智慧产业园,投入30亿元,推动介福陶瓷产业优化升级,唱响古窑址品牌,开展全域旅游,把介福打造成全国新型陶瓷材料基地和瓷旅融合的中国陶瓷之乡。

历史悠久

介福瓷土资源丰富古窑址众多

介福乡地处永春县北隅,距县城23公里,四面环山,地势平坦,素有“山顶平原”之称。作为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介福乡境内的高岭土资源丰富,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用途广、易开采的特点,贮藏量达万吨以上,居全省前6位。有了高岭土,当地陶瓷的质量和工艺都得以长足的发展。这让介福的陶瓷烧造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堪称中华陶瓷文明的一个缩影。

在介福,明清古窑址遍布于这片热土。负责对接苦寨坑考古发掘项目的永春县介福乡司法所所长王锦彬介绍说,介福乡已考古发现的明清古窑址15处,是永春县明清青花窑最为集中的地方。这些古窑址包括:长龙窑、陈篮窑、黑坝窑、过路溪窑、外窑、虎子窑、南社岭脚窑、岭头窑、后格窑、风流岭头窑、垵内窑、后提岭窑、寨头街窑,等等。其中,陈篮窑和长龙窑最有代表性。陈篮窑在介福乡龙津村水库边,范围达0平方米,器物以青花碗、盘为主,色彩鲜艳,并有“月记”、“成”、“吉”、“茂”、“元”等款识。长龙窑在介福乡龙津村长龙角落,范围平方米,全是青花,以碗盘为主,有“大”、“合”、“成”等款识。这里出产的瓷器曾走向海洋,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在南海西沙出土的青花碗碟和坦桑尼亚出土的圈点青花碗便是例证。

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古窑址,更加奠定了永春介福陶瓷在中国陶瓷烧制史上的地位。苦寨坑是目前探明的全国最早的烧制原始青瓷的窑址,距今-年。它将中国烧制原始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百年。苦寨坑古窑址的发现改写了中国的陶瓷史,也改写了中国的文明史,成为了中国瓷器的发祥地。

产业壮大

当代瓷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依托着源远流长的制瓷历史,介福乡的传统陶瓷生产企业起步早,遍及各村。全乡现有工艺陶瓷企业多家,市场销售点遍布国内各省市,产品远销瑞典、荷兰等国家,龙翔陶瓷、千宏瓷业、良格厨卫等10家企业生产的陶瓷艺术品年产值均在0万元以上。艺术化、个性化茶具生产企业80多家,日产量达20多万套,约占全国销售市场30%。引进九牧集团落地介福,良格厨卫年可产卫浴陶瓷万件,产值可达4亿元,年税收超0万元,带动介福陶瓷产业朝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在介福全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陶瓷产业占90%。全乡从事陶瓷相关产业近人,占全乡劳动人口80%以上,现有陶瓷民间艺人多人,工艺陶瓷作坊50多个,高级、中级、初级陶瓷工艺美术师及技术员等共计近百名。

如今,介福乡充分挖掘历史与文化资源,通过日用陶瓷造型设计艺术化、配套组合艺术化、装饰设计艺术化等方式,把文化、艺术融入陶瓷生产中,提升产品的品位,生产出适合不同消费需求层次的日用陶瓷产品。从久远的夏商时期的原始瓷器到如今琳琅满目的陶瓷工艺品,独具手工制作特色的卫生洁具、花瓶、香炉、笔洗、各种摆件和循用龙窑柴烧法制作出的古香古色的茶具,突破了实用功能的局限,更多地体现着人文历史底蕴和自然的审美情趣,介福陶瓷正在工艺陶瓷生活化、日用陶瓷艺术化之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规划清晰

千亩智慧产业园呼之欲出

近年来,永春县高度重视陶瓷产业发展,把陶瓷产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系列*策扶持介福陶瓷产业的发展。正在建设中的永春智慧产业园规划亩,将打造成上规模的,集生产与科技研发服务为一体的现代陶瓷产业园。引进新奥燃气项目计划总投资2.35亿元,建设燃气接收门站、燃气储备站、高压管线等设施,有利于陶瓷企业提档升级。投资近3亿元建设国省干道纵四线五里街至介福段18.2公里,大力改善交通现状。从原材料到设计、生产、广告、物流、电商等,介福陶瓷产业链正在日趋完善。

永春县文体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群正在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第一批考古遗址公园。《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保护规划》、《永春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已编制完成,并提交至省文物局,该规划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群为基础,包括苦寨坑窑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九牧厂区及周边配套区域以及介福瓷厂及周边区域,占地面积约公顷。

永春智慧产业园以九牧洁具项目园为带动,按照“一心两轴两片”规划布局结构(一心——园区科研办公中心;两轴——灵九山溪生态景观轴、九牧公路陶瓷产业发展轴;两片——以灵九山溪划分的东西工业片区),打造成生产与科技研发服务为一体的现代陶瓷产业园,远期规划面积亩,可供40至60家陶瓷企业入驻,预计可实现条陶瓷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30亿标准件,年产值30亿元以上,陶瓷产业链的总体综合产值有望达到或突破50亿元,解决就业人口达1万人以上。

未来,介福乡将围绕“陶瓷”主线,抓住“陶瓷强乡”和“美丽介福”两个抓手,推动陶瓷产业优化升级,唱响古窑址品牌,开展全域旅游,把介福打造成全国新型陶瓷材料基地和瓷旅融合的中国陶瓷之乡。

(庄建平苏福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